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12体育服装业陷“中年危机” 库存压力大

      2012年的体育行业已不复2008年的光景。以体育鞋、服为主导的体育用品销售,是体育市场的晴雨表,描摹着体育消费的行情。受金融危机“后遗症”的影响,匹克、李宁、安踏等企业今年纷纷刹车急停,加速瘦身,库存压力一年比一年大,且今年的销售业绩总体并不理想。

        库存压力最大——代表企业:李宁

        去存货很苦恼

        高管接连离职、品牌定位摇摆不定、销售业绩下滑、股价大跌、士气低迷……2012年对李宁公司来说,可谓危机连连。其中,库存,是李宁危机绕不过的坎。

        12月17日,李宁公司公布一项涉及资金最高达18亿元的渠道复兴计划,矛头直指困扰行业已久的存货问题。据公告称,此次应收账款重组将包括支持经销商清理库存、回购、整合销售渠道等多重方案,旨在加快积压存货的清理、盘活下游有效流通,提升渠道的盈利能力等。

        事实上,7月10日,李宁公司就公布了最新整改方案,第一阶段措施主要是清理渠道存货——“只有存货清理干净,才能再谈其他规划,不然一切都是空谈。”6月12日,李宁发布预警公告,称2012年第四季度李宁牌产品总订单金额双位数下降,服务产品订单金额下跌超过20%。李宁管理层预计,2012年销售收入较2011年可能录得负增长。看来,李宁自己也清楚,去库存将是头等大事。

        2010年,李宁公司曾希望通过品牌重塑,进行消费群调整,于是发动以换标为核心的品牌升级运动,最后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44亿元,同比减少84.9%的年报数据,预示了李宁的又一次危机,李宁随后对店铺进行结构性调整,并关闭了1200家低效门店。这似乎并没有给李宁的业绩带来明显好转。

        点评: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宁推出的最高达18亿元的渠道复兴计划,将是李宁的生死战,该举措虽然是“正确决策”,但14亿到18亿元的规模是否足够清除李宁旧有库存障碍,尚存疑问。此外,李宁目前相对强势的领域只有羽毛球,而跑鞋、三大球等领域,李宁仍然是弱势品牌。而耐克与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已经准备推出中档价格产品,这将对李宁、安踏等本土品牌造成较大冲击。相比之下,李宁定位尴尬,徘徊于国际高端及国内中低端品牌之间,而且战略定位长期摇摆不定,因此,只有不断寻找专业化的细分市场,李宁才有可能找到机会。

        转型最大胆——代表企业:安踏

        多元化谋出路

        由于受到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体育品牌巨头的冲击,国内体育品牌今年的存货过剩问题还在不断发酵,不过,安踏的库存压力较李宁、匹克等来说相对较小。

        安踏体育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由于受到存货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上半年公司营业额39.3亿元,较去年的44.5亿元下滑了11.6%。另外,公司整体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2.8%降至41.8%。为此,安踏公司依然表示,库存管理为公司的首要任务,主动就订货会的订单预算作出指引,以减小零售渠道出现的存货危机的风险。

        而紧跟公司半年报发布的是一份2013年安踏订单情况和单店运营情况的说明公告,安踏称,公司2013年一季度订货会订单金额按年录得20%至30%的跌幅。而今年上半年的单店盈利能力也略有下滑。

        不过,此前声称要控制开店速度的安踏,近日却传出了店面扩张的消息。据相关媒体报道,安踏首席执行官赖世贤透露,今年将在内地开店600家,使店铺总数达5300家。与此同时,安踏方面也在谋求多元化布局,试图摆脱当前业绩下滑的困境。安踏方面日前表示,除了生产和销售运动鞋外,也开始涉足服装业务,令产品更多元化。

        点评:今年,整个经济形势都不太好,这种情况下,安踏作出门店扩张的决定也属于正常举措,毕竟中国的二三线城市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安踏拓展服装品牌,这也和国际主流的体育品牌发展思路一致,高端板块主要采取收购国际成熟品牌的方式,本土品牌则主要针对中低端品牌,这很可能会成为安踏未来的一大重要增长点。

[1] [2] 
  • 相关阅读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