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信心 ——第五届缝制机械行业主干企业峰会实录
春江水暖鸭先知,行业走势的冷暖第一时间必为企业感知,发展环境的优劣、所产生出的问题,也只有作为行业主体的企业,才能直面困境,想出办法。10月28日,在武汉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主干企业峰会上,与会的10余位企业家从责任、定位、战略、质量、价格、信心等不同侧面对当前行业发展态势给出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责任
“怎样做一个有尊严的企业,体现中国产品的尊严,是我们要尽的行业责任。”
主干企业既担负着自身发展的责任,也担负行业发展的使命。本次峰会“全球形势下的企业定位和企业家责任”这一主题是在当前行业经济持续下行,企业效益不断缩减,行业信心有所动摇的情况下提出的,不但体现了企业对行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表明了中国企业对全球行业发展大局的关切和远见。可以说既切合当前实际,又引人深思。
正如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何烨理事长在发言中所说,行业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下的许多难题,已经到了企业家用责任和胸怀来面对和破解的时候。同时,在当前全球缝机业发展都相对艰难的时期,在新的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中国缝机仍拥有自己的优势。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寻找下一步的发展空间,把行业由大做强,都是我们的责任。
对此,本届峰会轮值主席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秦仓法作了进一步的诠释,“企业家要勇于放弃眼前利益,敢于为行业的发展负起责任”。他还率先发出承诺,“不管以前还是以后,鲍麦克斯公司所有做的事情,都以不危害行业长远利益为前提。”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建军说:“一个企业如同沧海一粟,但是一粟一粟又组成了海。我们创造了十年发展奇迹,但发展过猛过快,也留下了很多问题。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十年中解决,不能留给下一代。因此我们要做好长期准备,除了要发展企业,我们还有行业责任”。
定位
对于全球化形势下的企业定位,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广晖表示,行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发展模式将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企业来说,要寻求发展空间,就是如何定位的问题。每一个企业情况不一,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实际采取相应措施。作为标准公司,就要去研究客户群体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实实在在的价值。
作为经销商代表,中山市华阳缝纫机有限公司对市场有更多的了解。总经理李锦洪表示,目前下游服装企业多面临订单不足、交货困难、投资过度等内部和外部问题,难以沉下心来思考下一步怎么发展。但相信通过2012年的阵痛,服企会把问题理顺,重新定位。他说,“什么时候市场能好,什么时候好都行,关键是要自己做好准备”。华阳一直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加大对客户的产品、工艺的研究,在产品上细分市场。他说,生产企业也要研究客户需求,再去研发和改良产品,为机遇的来临做好准备。
杰克控股集团总裁阮积祥认为,当前环境越来越复杂,制造行业可能明年面临的压力更大。今年以来,服装企业利润降低,库存剧增,设备需求量大幅下降。同时,服装消费正在发生变化,时装快速消费已经成为全球普遍现象,但中国服装企业还有些跟不上调整的节奏。对缝机行业来说,竞争环境改变了,这是现实情况。“我还是要做缝纫机”,他与上工、中捷、通宇等拥有多元化产业的公司不约而同地表示了今后专注缝纫机主业的决心。
新通宇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波说,上一阶段企业由于发展过快,留下了一些隐患——规模不小,但资产负债率高;量做得大,却没有多少效益。因此,行业如何做精、做专非常重要。他说:“以前我们平、包、绷、特都做,现在我们成立了新通宇,定位在中厚料、中高端。”
浙江新飞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玲艳表示,压力增大,企业之间如何抱团取暖,以及企业的责任和定位问题,都非常切合当前的实际。在严峻的形势下,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已迫在眉睫。只有企业间联合,才能整体提升中国缝机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战略
本次峰会上,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民良的发言格外引人关注,他用战略和战术来讲解了企业的发展定位。
马民良说,今年一到三季度,集团共完成营业收入11.6亿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仅下降4.7%。集团子公司德国DA公司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幅度为10.4%。从战略战术来讲,首先得益于长期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坚持,包括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增资1250万元给DA公司,进行了内部调整再度创收。今年的增长是前几年坚持的结果,这个过程走过来十分不容易。其次,从战术上来说,利益于始终坚持高技术含量、高品质的竞争。第三,是从金融危机开始花了很长的时间和代价进行自身整合。第四,是在行业里展开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他说,“德国的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有他们的技术特性。所以我认为,我们行业下一步的发展应在缝制技术的运用方面下功夫。”他表示,上工申贝今后技术投入的方向将是缝制设备的自动化。
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吴良杰对马民良总经理所谈的战略和战术表示强烈的赞同。他说:“我们如果不能各自找到差异化,制订出长期发展的战术,我们最终会成为不能托起行业和民族品牌发展重任的乌合之众。”
质量
“我们这些企业,一定要为我国缝纫机的声誉负责。”
“我们的产品现在如果质量下降了,以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浙江宝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碧海表示,不管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重要的是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内部做好了,可以利于不败之地。而质量是企业、行业做强做大的根本。
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所长吴剑敏提出两个建议,一是要加快缝制单元的研发。当前日德企业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我们的骨干企业不利用自身的技术力量来开发缝制单元的话,就永远无法摆脱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二是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没有好的品质,价格也上不去”,他表示,协会两年前提出的三年质量提升工程,现在已经进入到验收阶段。从调研中看,无论在差距的明确、目标体系的建立和实验方法的完善以及检测设备的添置方面,参与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有收获,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要巩固成果,并以点带面,向更多机种推广,提高骨干试点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