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12缝机行业稳中求进

      即将过去的2012年,我国缝机业的升级发展给人以“‘理性’、‘平稳’中不断前进”的总体印象。

      回顾这一年本报对行业的众多报道,我们从中选取了11篇可能影响中国缝制机械行业2012年,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的文章,将它们缩编进行呈现。

      无论是2012年初,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副理事长林建龙撰文的《缝机业呈现5点技术趋势》,从CISMA2011为落脚点分析了行业技术将朝着“高效、节能、环保”、“智能光电技术应用”等方向发展。

      或是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何烨高瞻远瞩,为行业2012年的发展确定了基调,明确了方向,并提出要建“一个基础、六个平台”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指示。

      还是“SCISMA2012省工设备已成势”,一文中记者通过华南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的现场采访,对行业企业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企业,针对服装业“用工荒”等实际需求,积极、及时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和研发方向等,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省人工特点的缝制机械大行其道。这也充分印证了我国缝机业经过了“十一五”的积淀和调整,调整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  亦或是“缝机业19项行标11月1日实施”、“零部件行业面临四大挑战”。

      11篇报道着眼点不同,但却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在经历之前行业的大落大起之后,趋于理性,夯实基础,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扎实迈向世界缝制机械制造大国的历程。

        1. 缝机业呈现5点技术趋势

      2011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CISMA2011)上,国内外缝制机械企业展示了品种性能各异的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品种丰富,创新机构在平、包、绷等常规机型及套结机、锁眼机等特种机型上的应用越来越多,计算机控制型缝纫机占缝制机械产品总量大幅度上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在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明显提高。

      其中,高效、节能、环保成为工业缝制设备创新普遍趋势、国产缝机机构创新初现成效。采用计算机控制、伺服电机上轴直驱、微油无油技术和新型结构的工业缝机比重大幅度上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效节能环保型的产品引领了展会的潮流。电脑刺绣机方面,新工艺、新控制技术在其设计创新中广泛采用,产品功能更为多样化,性能高效化。

      自动贴袋机、全自动门襟机等集机械、电控、光电磁检测、电磁铁驱动和液压、气压驱动于一身的自动缝制单元,围绕服装加工工艺流程及其对缝制设备的功能需求,功能和细节呈现多样化和精致特征,大幅度提高服装加工质量和效率。

      此外,缝前缝后设备在展会上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智能化光电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产品性能多样化。

      有感而发:总结CISMA展呈现的特点,除了节能、高效、环保,智能、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同样成为行业技术发展重点。

      2.     中缝协理事长何烨谈行业发展

      作为行业掌舵人,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何烨,分析行业发展形势,明确中缝协工作思路,为谋求更大发展的企业增加动力,为困境犹疑中的企业增强信心,从而达到理清行业发展脉络、凸显协会应变能力之目的。

      “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将是以智能、绿色、服务为发展方向。”何烨明确了行业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行业转型升级目前正处于攻坚时期,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五方面的转变非常紧迫:由主要靠要素的投入拉动转移到由主要靠技术进步拉动;从注重生产能力的扩张转到注重技术能力的积聚;从着眼产品的生产环境转到着眼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走向价值链的高端;从环境对立转到对环境友好。”

      何烨将2012年中缝协工作的基本思路总结为:建设一个基础,打造六个平台。

      建设一个基础,就是建设一个团结创新、优质服务、规范自律、功能健全、高效运转,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国际化视野的秘书处工作团队。

      打造六个平台:一是推动行业民主自治、自律发展的会议活动平台;二是以行业白皮书为载体的行业分析研究和信息发布平台;三是以提升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科技引导促进平台;四是以质量的提升、赶超为核心的品牌建设平台;五是培养全方位人才的教育培训平台;六是以CISMA为载体的市场展示推广和国际交流平台。

      有感而发:建基础,造平台,引领和服务作用落到实处。

      3.  中缝协发布2011年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从宏观上看,行业产销数据全年持续增长,但同比增幅逐月趋缓。据中缝协测算,2011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共完成工业生产总值约643亿元,同比增长16.9%。

      其中,缝纫机类产品583亿元,同比增长16.6%,增幅较上年回落72个百分点;非缝纫类缝制设备产品约60亿元,同比增长20.0%,增幅较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全年生产缝纫机1706万台,同比增长6.87%,增幅较上年回落30个百分点。其中:家用缝纫机738万台(普通家用机202万台,多功能家用机536万台),增长2.9%;工业缝纫机968万台,增长10.69%(含电脑刺绣机5万台,增长11.1%)。

      有感而发:2011年回落的数据为2012年的行业降温,略带“冷意”的数据,也让人们更加冷静,趋于理性。

      4 . SCISMA2012省工设备已成趋势

      2012年3月31日,为期4天的第十三届中国(东莞)国际纺织制衣工业技术展(DTC2012)暨第七届华南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SCISMA2012)在位于广东东莞厚街的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落幕。

      由人力成本上升引起的“用工荒”等问题日益困扰纺织服装行业,成为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阻碍。本届展会上,参展企业针对“用工荒”问题集中展示了众多高效、节能、省人工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产品,省人工也成为了本届展会设备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

      有感而发: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的设备趋势切中服企之困,可谓“应困而生”,但希望下一次技术升级是先服企之忧而生。

[1] [2] 
  • 相关阅读
    1. 2020年中国家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内销逐步恢复
      面对疫情,为何这个行业能挺过难关?
      【一季度快报】创新求变,直面挑战
      2019-2020年中国服装消费市场发展报告(缩减版)
      缝机行业青年企业家:琦星林群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