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2012服装行业的困境与新探索

      2012年对于中国服装行业来说,可谓是带着丰富的“表情”踯躅前行的一年。这一年,对于行业中的众多企业来说普遍是握紧拳头、开始探索、调整升级的一年。相对从容的设计师们也在为促进品牌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扩大自己设计的影响力而不断拼搏着。相关行业协会,更是在为行业谋求更好的发展方向做着孜孜不倦的努力……

      回望这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几经碰撞的一年,国内外市场需求面临双重压力,原本服装行业发展所仰仗的传统优势逐渐流失以及产业链上下游未能实现良好对接,销售渠道有待扩展等困境,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服装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伴随国内时尚领域的羽翼渐丰,时尚产业正向着健康、活力、成熟的阶段快速前进;新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品牌服装的网销业绩也创下了可喜的成绩。 

      梳理这一年来的大事小情,希望能够从喜悦的过程中总结好的经验,从失落的困境里中挖掘出新的增长点。相信,伴随明年行业形势的逐渐明朗,并在相关扶植政策的有力推进下,中国服装行业会在结构调整、原创力量、寻求新增长方式等多个层面的发展上显现出上升趋势。中国服装行业将会渐渐走出“寒冬”去拥抱崭新的春天。

      传统优势渐流失

      今年,服装行业遭受内外夹击,企业生存状况一度陷入困境。1~9月,我国14328家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收入增幅仅为10%,较年初下降了3个百分点,平均水平也在去年之下。直到10月,中国服装行业才终于结束了连续13个月的出口负增长局面,并在11月份得到延续。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308.27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增速较1~10月份的2%回升了0.08个百分点。 

      尽管三季度纺织服装业整体开始由动荡趋于平稳,四季度以来各项指标已有所好转,但纺织服装产业链从上游原材料制造到下游终端销售均有待复苏。服装行业出口额将在较长时间保持低速增长,行业运行压力也将持续存在。

      编辑点评 

      以往我国服装行业发展所仰仗的劳动力、原料、加工等传统优势的快速减弱和流失,致使服装行业普遍陷入发展瓶颈。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将这形象地比喻成赚取“刀片利润”的“打工者”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未来的行业必须通过品牌建设、整合资源以及渠道升级的转变,加快摆脱“价值短板”的困扰,争取跟上市场环境和国内外经济变化的步伐。

      未来比拼供应链 

      “为某一件服装量身定做一粒纽扣,那么这粒纽扣的价值已经不再是我们看到的表面价值了,它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定价权,而它的价值是由整条供应链所创造的。”6月19日,在宁波举行的2012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上,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伏广伟这样描述纺织服装供应链。

      借助2012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召开的契机成立纺织服装供应链联盟,以供应链管理的合作为基础,基于联盟核心成员、集群和优秀企业组织和实施一系列项目和合作,实现联盟成员的知识分享、信息共享、经验传承、资源整合、行业看板树立、商业模式探索以及达成最终的战略合作,从而实现供应链合作模式的“双赢”或“多赢”目的。

      编辑点评: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长长的链条上,各企业在共同的市场上都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了竞争中的信息不对称。随着全球化经济以及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纺织服装行业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在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上。我国服装企业需要通过对国际各国优势资源的有力整合,完善自身供应链的构建。对于企业来说,这一过程的完成,还将获得5%以上的利润增长空间。

      走向国际须自信 

      9月8日,吴青青再一次站上纽约时装周这个舞台,向全世界发出中国设计师的声音。2011年,他首次带着自己的品牌参加纽约时装周并获得了广泛关注。能够连续两年站上同一个纽约时装周舞台,这在中国设计师中还是第一个。 

      9月26日,帕罗羊绒设计总监,中国设计师刘芳携Paluopo by Liufang高端羊绒系列亮相2013春夏巴黎时装周的China in Paris官方活动中。这也圆了设计师自己一直以来希望在巴黎办秀的梦想。

      编辑点评 

      近年,面对国际四大时装周的“高门槛”,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设计师勇敢地迈了过去,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不仅是对于设计师本人,更是对于中国服装产业的一种巨大的鼓舞和推动。 

      然而比较之后我们会发现,相较“引领国际潮流”的时装周来说,中国设计师的作品更多的是在向时装周和潮流本身“致敬”。即使是带着浓烈的“中国风”韵味的设计师作品,也或多或少会因文化的“水土不服”而让自己的预期打折扣。即便设计师品牌在国外寻找到了合适的买手或是顺利地落地开店,但就国际时尚舞台来说,中国的时尚话语权分量明显较轻。

      无论从款式、版型、颜色等构成元素来看,我们的设计师常常会将作品与国际流行趋势靠拢,而鲜有国际大牌们将中国的流行标准元素当做重点来挖掘的事例。就这一点,中国设计师品牌的确在努力,相信伴随被他们的才华感染的人越来越多,中国设计师一定能够站到国际时尚界“执牛耳”行列当中。

      原创力量成推手

      中国国际时装周到2012年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它已经成为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时尚发布、文化创意与设计展示的重要平台。自创办以来,已有来自中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英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10余位设计师,和近340家中外品牌举办了发布会。这个平台引领中国服装行业从传统制造业到自主品牌经营的转变,引导设计师实现了从时装艺术的舞台表现到产业实践的角色转变。同时,为中国服装迈向国际市场,打造国际知名的自主品牌培育了大批优秀设计人才并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完善,2012年的中国国际时装周(2013春夏系列)期间,共有来自国内外的50家时尚品牌和机构、51位中外设计师及150余位设计新秀在751D·PARK、北京饭店等地举办了44场时装发布、5项设计大赛总决赛等专业活动共计60余项。伴随时装周的成熟,成长起来的是一批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中国服装原创设计品牌和设计师。

      编辑点评 

      用“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来形容建立之初的中国国际时装周是恰如其分的,从那时起,一批“懵懂”的设计师和他们的品牌同时装周一起“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了将概念实质化的探索。虽然相较国际顶级时装周来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中国国际时装周始终坚持并推动着中国原创力量向着更高的国际影响力目标发展。其中,更是推动中国设计师及其品牌在竞争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内涵,在充分发展个性的同时,不断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温州瓯海服装行业协会莅临杰克参观交流
      疫情引发服装消费和产业发展新变化,服装行业如何把握发展主动性
      2020年1-7月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报
      2020服装行业发展趋势!这6大爆点你抓到了吗?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