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重庆服装企业转型之路:代工与品牌 十字路口选哪边

      导读:天派制衣转型一定程度上正是重庆服装产业近年来的一个缩影:随着沿海地区生产成本走高,服装产业逐渐内迁西部,重庆成为迁移的主要承接地之一。产业西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但同时也加剧了本地服装业的竞争。制造还是“智造”?重庆服装企业正处于这样一个“十字路口”。

      近日,关于重庆老品牌——天派制衣有限公司(下称“天派制衣”)将要歇业的消息不胫而走。记者调查得知,天派制衣并不是歇业,而是其老板曹毅决意淡化服装生产制造,转战服装商贸领域。

      天派制衣的个案可以看作重庆服装产业近年来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两大问题困扰着重庆服装产业:一是相对沿海地区,本土企业需付出更高的原料采购成本;二是从制造走向“智造”的品牌化发展之路仍未破局。专家称,如何同时做好产业转移与转型,成为本土服装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天派制衣转型做商贸

      去年12月31日中午,位于渝北区回兴街道台商工业园的天派制衣,生产车间停止了往日的轰鸣,在阳光下显得异常安静。

      对于最近“天派制衣要歇业”的传闻,年过五十的天派制衣董事长曹毅解释称只是一个误会,“新项目正在筹划,转型后将压缩部分生产线,以后将以商贸领域为主。”

      “我们将在现有的回兴服装城基础上,搭建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孵化等于一体的产业链集群,为重庆服装企业搭建一个展示平台。”曹毅告诉记者,“在这里,有服装产业上游的设计开发,也有生产加工和销售展示,甚至还将逐步涉及出口贸易、电子商务等业务。”

      据曹毅透露,为了这次转型,他的团队已经筹划了一年有余,新项目也已得到相关部门的表态支持。目前招商等前期工作已在顺利推进,整个项目完工后,其年产值保守估计也会上百亿。

      本土企业集体酝酿转型

      曹毅向记者透露,除了天派制衣,一起打造上述服装产业城的核心牵头企业还有另外5家本土知名服装企业。记者了解到,包括金考拉以及以中老年服饰品牌闻名的重庆文君工贸有限公司都在其中。

      “沿海服装企业内迁西部,带来了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模式,但本土品牌也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寻求转型、提高自身竞争力,争取市场份额。”重庆文君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才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同样的,以做工精良著称、曾为多家世界知名品牌做代工的段记服饰也逐渐加大打造品牌的力度。2012年以来,段记相继推出一线明星代言等品牌化举措。“再也不要为别人作嫁衣,段记今后的重点在于塑造自有品牌形象和抢占全国市场。”段记服饰董事长段远红对记者表示。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重庆目前已有上百家服装生产加工企业实施了品牌化战略,由生产制造向品牌服饰转型。

      原因

      品牌薄弱 产品附加值低

      数据显示,直辖以来,重庆服装产业产值从40多亿元增加到220多亿元,但是,在增长迅猛的背后却是大而不强。

      “重庆服装产业仅有金考拉一个全国驰名商标。但要申请驰名商标,须达到年销售额数亿元,不少本土第一梯队企业都达不到这个硬性指标。”重庆文君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才明指出。

      “重庆有近4000家服装生产加工企业,但大部分是贴牌生产。代工一件衣服利润率最多在10%左右,但品牌商的获利是加工企业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天派制衣董事长曹毅也坦言,仅以制造为主的服装生产模式已难以为继。

      这正是业界寻求转型的根本动因。

      金考拉常务副总经理王俊杰对记者表示,重庆服装产业由于起步较晚,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市场占有率还比较低。

      正是因为没有品牌话语权,“重庆造”服装甚至难获一些高端商场的认可。“有些商场不愿给更大的经营面积,我们在市内一些大商场的平均经营面积只有30平方米。”重庆纭梦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卓小红告诉记者。

[1] [2] 
  • 相关阅读
    1. 订单急剧下降70%,耐克代工厂大幅裁员!!!
      “机器换人”托举温岭鞋业转型之路
      探访中国最大牛仔城,给李维斯做代工,月薪上万招工难!
      耐克代工大厂在中国新增6条制鞋自动化生产线
      代工厂申洲国际的穿越牛熊之道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