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主战场仍在欧美 2013年出口预期乐观
核心提示:当前欧美国家仍是中国制造企业主要的出口市场,外需不足是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人工成本的递增是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最大原因。在对2013年的预期上,大部分企业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其中灯饰、家电、电子等行业尤为突出。
1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2012中国外贸数据,2012年间中国外贸出口较上年增长7.9%,稳中有升。记者近日在珠三角调研发现,大部分企业表示2012年出口订单基本持平略有增长,当前欧美国家仍是中国制造企业主要的出口市场,外需不足是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人工成本的递增是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最大原因。在对2013年的预期上,大部分企业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其中灯饰、家电、电子等行业尤为突出。
一、 出口总额稳中有升 欧美仍是主要市场
据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环球市场集团近期发布的《GMC年度盘点——中国制造的2012调研报告》,受访的近1000家制造企业中,33.5%的企业表示2012年企业出口总额较2011年有所增长,35%的企业表示基本持平。
中山市迪克力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秀娟也对记者表示,2012年间,企业外贸相比往年明显改善,总营业额与2011年相比,增长将近50%。
在出口市场方面,尽管2012年间欧美市场被普遍认为“需求不振”,但记者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制造企业的主要出口市场仍在欧美。
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对欧盟出口增幅下降6.2%,但对美国增长是8.4%。从累计出口总额来看,2012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是3517.96亿美元,而对欧盟则是3339.88亿美元,差距并不大。
对此,环球市场集团市场总监魏涛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形容欧美市场。他表示,尽管目前欧盟需求不振,但还是保存一定实力,企业没有必要因此彻底灰心。
环球市场集团年度调研报告显示,受访企业中,15.9%的企业仍以北美作为重点出口市场,17.0%的企业重点出口欧盟,其次分别为东南亚、中东和拉美地区,分别占10.6%、8.9和8.8%。
据了解,目前以欧美国家作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企业主要来自家居用品和服装行业,而出口东南亚地区、中东和拉美地区的主要行业则分别是机械与设备、家具和汽配。
二、 外需不足成主要压力 人工见涨倒逼技术升级
记者调研发现,外需不足是2012年间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而人工成本则是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压力。企业普遍表示,企业的人工成本已经占到企业出口经营总成本的20%以上,且2012年人工成本的上涨幅度超过10%。
广州市毅峰汽配制造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科表示,目前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主要来源于“三高”:材料高、租金高、人力成本高,而人力成本是企业最具控制权的。企业要生存,就要尽量减少人力方面的支出。
“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制造企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越高,人力成本就越低,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改造,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让产品成本更低,价格更具竞争力。”李科表示。
“目前国内制造业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企业最好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降低企业对劳动力的依赖。自动化、智能化、机器化是未来国内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如果现在企业现在还不从’人海战术’和’价格战’中脱离出来,是没法谈’转型升级’的。”魏涛说。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