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电商化 品牌化 能否成为出路?

        销量下降、高库存、外贸遇阻、劳动力成本上涨……整个2012年,对于国内服装企业来说,可以说一直都是寒冬。能否解决积压的库存,打通国外市场的销售渠道,已经成为企业最头疼的问题。  

        为此,不少传统企业开始瞄准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以实现“去库存化”。而企业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尝试“走出去”也应该成为企业接下来努力发展的方向。

        困境 

        销量下降 导致大量库存  

        陈先生是浙江一家服饰企业的运营总监,他告诉记者,公司运营的四个男装品牌,在杭州多家大型百货均有销售,之前做得都很好,但这一两年,业绩明显下滑,库存压力很大。  

        “公司去年对旗下品牌服装价格全面上调20%的基础上,业绩仍下滑近10%。”陈总监称,公司一年不进货才能把库存消化掉。“私下和同行沟通,去年不少服装同行业绩下滑20%~30%,同样面临着库存压力。”陈总监说,做了10年服装,去年感觉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方面是服装门槛低,服装产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是销售困难。”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多位服装批发户说,本地多家服装批发户的库存压力都比2011年增长20%,这是相当庞大的数量,如果门店正常运行的话,消耗掉库存大概少则1年,有的甚至要2~3年。  

        记者了解到,经济下滑、市场饱和导致销售下降,进而带来的大量库存,已经成为服装业面临的最大危机。  

        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也显示,我国服装出口数量已连续13个月负增长。2012年前9个月,我国14328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增幅从年初的13%降至10%左右,低于近两年的平均水平,利润率也从年初的6%降至5.09%。同时,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12年前三季度产成品存货则达到了惊人的2569.66亿元。  

        包括凡客诚品、美特斯.邦威、李宁、森马、雅戈尔等,这些国内知名品牌,也一样饱受高库存的困扰。

        外贸遇阻转战内贸  

        劳动力成本太高压迫企业  

        已经过去的2012年,对于整个服装业来说,一直都是寒冬。随着欧债危机不断影响,外贸订单的不断下降成为了不少服装企业的一块心病。  

        “一家经营时尚男装为主的服装公司,去年以来销售额已下降了30%,今年形势将更为严峻。”温州一位老外贸员阿辉告诉记者。  

        美元一直在下跌,而欧元波动严重,利润在欧元与美元的变动中不断被损耗。阿辉透露,自己所在的服装公司欧美的客户流失比较厉害,而且订单量也开始减小。  

        “遇到这样的困境,企业只好想着转型,多做国内市场,国外生意先放放。”阿辉说。  

        但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转型虽然迫在眉睫,但是在劳动力的解决上,也有很多问题。  

        如今,除了劳动力,成本高企也让一些服装企业觉得很吃力。不仅工人的工资涨了很多,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再过几年之后,成本可能会比现在高很多。  

        记者获悉,从2013年1月1日起,浙江省将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档标准平均涨幅在13%左右。对于纺服外贸企业来说,处于上升通道的劳动力成本将继续给企业施压。  

        阿辉介绍,相比国内劳动力成本,印度的劳动力成本大概是国内的1/3,如今已经有国外的客户将一些产品要求不高的订单发往越南或印度。

[1] [2] 
  • 相关阅读
    1. 鞋业品牌化运营是发展方向
      服装商标转让 开启服装企业品牌化发展之路
      惠东鞋业应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路子
      服装行业发展步履维艰 老字号走向品牌化
      绍兴“两化”推纺业转型发展——“产业集群化”“电商化”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