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品牌营销视角看MSN的退役

        2013年1月9日,微软宣布3月15日将在全球范围关闭现有的MSN服务(中国大陆地区除外),将MSN的服务转移到其2011年收购的Skype中,这意味着曾经的即时通信业的贵族MSN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从1995年推出开始,微软的MSN一度成为全球最成功的即时通讯软件,鼎盛时全球用户超过5亿人。曾经辉煌无限的MSN为何惨遭微软抛弃?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营销方面又将给企业家和营销人何种启示?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品牌与网络营销专家及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将从中国消费者角度就微软MSN“退休”这一话题来与读者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固守不前,无视市场环境变化

        不能否认,MSN早期凭借着其在当时实用的功能和友好的界面,获得了广大用户的欢迎,成为一款极为成功的即时通讯软件。以中国为例,MSN这一舶来品首先在外资企业中被广泛使用,以方便与国内外客户联系,另外很多外企会对办公电脑内的QQ、阿里旺旺等本土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屏蔽,只能使用MSN进行即时在线交流,所以MSN逐渐成为“白领”通讯软件的代名词。无论是出于工作需要还是心理上的“高端定位”,MSN获得了大量用户的支持和使用。同时,在MSN抢占中国市场初期,腾讯QQ等其他即时通讯软件尚不如现在发展的成熟完善,竞争力尚不强劲,并且使用者多为低端人群,与MSN在市场细分上重叠较小,也让MSN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根据《营销三维论——低成本打造强势品牌之路》品牌营销课程中的动态营销论,刘杰克老师认为,一项产品想要取得长期的发展,就必须与其所处的竞争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同步。然而遗憾的是,微软显然没有对MSN所处市场环境的变化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和腾讯QQ等通讯软件的迅速崛起,市场环境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MSN则仍满足于早期取得的成绩不思进取,未能与时共进。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即时通讯软件得以搭载在移动设备上,企业无法限制员工私人手机的软件使用,这使MSN早期在“屏蔽问题”上的优势荡然无存;而QQ等其他替代软件的不断优化,使之前的“高端”用户开始觉得并非MSN才是最好的选择,MSN在之前占领的高端用户细分市场中的地位逐渐动摇。同时,所谓的“低端”用户群体在不断地壮大,中学生、大学生以及非“白领”更多地使用功能更为丰富的本土即时通讯软件,特别是腾讯QQ,这些用户以QQ为起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即时通讯圈子,圈子越大,吸引的其他潜在用户加入的几率就越大。而很多“白领”在离开特定企业后,也加入了QQ的大圈子,很少再用MSN。

        由于MSN多年以来对于环境变化一直按兵不动,让自己优势消退、本来占领的市场开始动摇,新市场开拓无力,最终陷于逐步被边缘化的境况。

        二,不接地气,用户体验差

        正是由于MSN对于环境变化的疏忽与错判,多年来其未能在产品各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以应对激烈变化的市场。面对更多的选择,用户不可能一直忍受一款一成不变、不思进取的软件给自己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困扰。想要留住已有的用户甚至吸收更多的用户,必须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应用体验,但微软同样没有考虑MSN用户的感受,坚持我行我素。

        首先对于用户最基本的需求,MSN都很难满足,比如离线传送文件、丰富的表情符号等其他软件已经陆续推出并不断优化的功能,MSN都不能提供,并且更为基本的在线传送图片、文件都有着速度慢易中断的缺陷。

      除了不思进取,MSN对于自己曾经的优势也没有加以巩固,反而成了饱受诟病的攻击点。曾经的一句“网络上不与陌生人说话”的口号,让用户对其安全性和私密性取得了信任,很多企业禁止员工使用QQ而可以使用MSN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出于QQ的安全性低于MSN。但现在MSN越来越和“病毒”、“盗号”、“垃圾软件”联系在一起,为用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困扰,使得很多用户最终弃之而去。

[1] [2] 
  • 相关阅读
    1. 如何把握消费者特点做好品牌营销?
      零售品牌营销的3.0时代: 用户都是“公主病”
      APP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
      鞋服企业借力青奥会 品牌营销趋多元化
      看国际大牌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做好品牌营销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