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擦亮眼看展会
中国的展会上,往往琳琅满目,鱼龙混杂。各企业如同霓虹下的行人,各个花枝招展,良莠难辨。代理商在展会上选产品如同选对象,一旦走眼,娶回家的娇妻,可能就成为了“败家婆娘”。
孰真孰假,孰是孰非?如何透过企业迷雾般的外衣,透视企业的实情呢?骗子终究是骗子,骗子的破绽何在?中国十佳策划机构——合效策划有着十多年、近百场大型展会的组织经验,本文系良心奉献。声明:以下经验并非绝对,每人眼力不同,仅供参考。
央视广告也许就是圈钱道具
无论其它媒体怎么发展,央视在中国所有媒体中,有一个功能是其它媒体所无法取代的,那就是权威性。很多媒体可以让品牌迅速成名,但“广告不上央视”,品牌权威性总是不高。央视上广告,已经是成为绝大多数企业,走向全国品牌的必由之路。
因此部分急功近利的企业,借助央视权威性,把央视广告当成了一个招商的道具。许多经销商也认为,能在央视投放广告的企业实力也差不了。其实,不然。每年被坑的经销商不在少数,而且丑剧多年来仍然在继续上演。
骗子总是存在很多马脚。在包装、展厅、宣传中,到处都标着“央视上榜品牌”的都是小企业,就如同正宗兰州拉面,不需要标注“正宗”一样。不信你可以继续问一下,他们投放的频道、时段、时长,保准不在消费者关注的范围内。同样在央视,要看广告具体位置的影响力。
拿出央视广告投放合同给你看的,广告也许播不了多久,大部分目的都是在圈你的钱。因为他们也没多少钱,所以在展会上才装大款。如果给你广告合同复印件,那你还真要多长一个心眼。
展会前三月内投放刚投放央视广告的,你更要小心。每年大型展会前,都有许多企业开始投广告;招商结束,广告就停。不良企业投放广告的目标不是消费者,而是经销商。目的不是卖货,而是圈钱。
别把展会排场当成实力象征
豪华的特展装修,数百人的宣传队伍,漂亮的礼仪小姐,满大街的广告牌,正常人都不会怀疑这些企业的实力。如果是老牌公司,你自不必怀疑;如果是新面孔,你还要真留个心眼。
是假排场,还是真实力?合效策划机构教你三个看透破绽的方法:
一、看公司执照。如果你带着智能手机,好多他们的公司信息,你随时都能查到。不要听他们讲,你可以去查询权威机构关于企业的信息。记住,是在权威机构,比如工商局、行业协会、税务局、政府网站等。看一下他们的注册年限,也许就是一个当年注册的新公司。看一下他的注册资金,皮包公司怎么能靠得住。
二、看行业经验。一个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如果不熟悉行业,一般前几年都要走很多弯路。有时连基本的配货都不能及时。如果你选择一个外行做伙伴,除非你有胆量和超人能力。这几年,房地产、建材、矿山、投资等不景气行业,很多人转行做食品酒水,但成功的不多。即便他们聘请高水平的职业经理人,也要度过磨合期。
三、看样板市场。
再好的产品,再完美的营销模式,再豪华的团队,都离不开样板市场的积淀。一个全新的产品和企业,必然要经历挫折之后,才能腾飞。不要以为你错过了商机,也不要认为自己就是黄埔一期,实际上你往往都是个“试验品”。其实,你打个电话给你的朋友,多了解一下他们样板市场的情况。打款前,你花点银子和时间去看一下他们样板市场,比你参观他们工厂更有效。如果招商企业连成功的样板市场都没有,那你的成功总是悬在别人的裤腰带上。
政策超诱人,千万要当心
“打五万,送汽车”,“首付一百万,全部投市场”。每年展会上,都会变着花样地出现许多诱人的招商口号,这让经销商心动不已。你只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只要相信“买的不如卖的精”,只要相信“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就不会成为冤大头。相信古人的智慧,不要认为你是当今最聪明的幸运儿。
万变不离其宗,人之所以被骗,都是自己抵不住诱惑;并非骗子多们聪明。贪是人性的弱点,也是骗子企业的进攻点。正规的企业,想持久发展的企业,一般的招商政策都比较符合常规,不会太花哨,更不会太有诱惑。即便展会期间有优惠政策,一般幅度也不会太大。只有双赢的合作,才会持久。这个,地球商人应该都懂得。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