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最好窗口期"

      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出去”,才能为企业发展开辟新的生长空间

      时值寒冬,英国伦敦西区商业核心地段的南莫尔顿街(South Molton Street)还是人潮涌动。一家来自中国的品牌服装商场——波司登伦敦商店,吸引着当地顾客的目光。

      作为时尚之都,伦敦是国际服装品牌争夺的宝地。2012年7月,波司登伦敦店在奥运会前夕顺利开业。作为一个中国本土品牌,波司登一下子站到了国际时尚界的最前沿。

      “‘走出去’恰逢其时。”在德国法兰克福,中捷欧洲公司总经理陈永武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大批中国优势企业正面临着由国内企业向国际化企业转型的“门槛”。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出去”,才能为企业发展开辟新的生长空间。

      2012年12月24日,浙江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击败多个对手,成功跻身德国著名工业缝纫机企业百福公司寻求并购的三家公司之一。一旦并购成功,中捷将成为全球工业缝纫机行业的龙头老大。

      福建尚飞制衣(Fashion Flying)通过与英国ARCO公司的合作,取得了伦敦奥运会英国代表团官方服装的独家制造权。尚飞的产品在全球数十亿电视观众前亮相。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走出去”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制造提升水平的必然选择。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发达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重新规划全球布局,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一个“最好窗口期”。

      中兴、华为、柳工、比亚迪、重庆海扶、成都艾民儿……一家家中国企业上船出海,走向国际市场前台,在与全球同行翘楚的竞争中大展身手。

      并购后“外企”不失本土特色

      遵循国际通行规则,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履行社会责任

      2011年5月14日,一款新型MG6汽车出现在英国的汽车经销店里。许多英国人激动不已:“有着‘贵族血统’的MG汽车又回来了。”

      生产这款汽车的不是别人,正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企业——上海汽车集团。

      MG—Rover是英国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有着100多年的历史。2005年和2007年,上汽经过两次资本运作,完成了对MG—Rover的收购,MG成为上汽的完全自主品牌。收购后,英国公司被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保留下来。伯明翰MG长桥工厂有超过400名英国员工,MG6的研发和设计在长桥基地完成、零部件在上海工厂生产,组装及质检又回到长桥完成,完全保持了MG汽车生产的连续性、先进性。

      “作为一款‘英国设计、英国研发、中英合作制造’的英国汽车,MG6拉近了上汽与英国消费者的距离,也受到了英国政府的欢迎。”上汽英国MG公司总经理王昊说。

      由于文化差异,中西方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冲突,常让资本输入国和被并购方心生芥蒂、造成误解。“走出去”企业都面临着如何融入当地的难题。

      王昊认为,“走出去”是中国优势企业的发展方向,但实施并购后,决不能把收购后的“外国”企业变为“中国”企业。只有充分保持并购企业的独立性,才能保持原来公司的竞争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国内母体公司的实力。

      坚持本地化策略,遵循国际规则,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不少“走出去”企业的共识。

      英利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近些年,英利集团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欧洲、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的17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在德国慕尼黑英利欧洲公司的80多名正式员工中,记者没有看到一名中国人。

      “我们已经是一家全球性的国际化企业。”英利欧洲公司公关营销部经理吕贝佳(Rebecca Jarschel)说。2011年1月,英利正式成为德国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的高级合作伙伴,“一系列的公益赞助和社会活动,推动英利很快融入德国社会,增强了英利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

      2012年,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英利欧洲公司的销售量仍然增长30%左右。

[1] [2] 
  • 相关阅读
    1.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市场去库存显著 越南难成下一个“世界工厂”
      纺织品出口增长 服装市场需求释放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