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甩货求生
服装业库存高达455亿元,创下自2008年以来新高。伴随着库存高企、成本上升、净利润下滑,服装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严冬。
455亿库存5年翻番
3月12日晚间,中国服装(000902)发布年报称,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15.6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82%;净利润亏损4417.48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08.32%。由此,公司成为目前已知服装类上市公司中首家亏损公司。就在3月8日,停牌三个月的中国服装发布重组公告,拟通过资产置换变身为化肥公司。
这只是服装行业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近年来,伴随着库存高企、成本上升、净利润下滑,服装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严冬。
根据《投资者报》研究院对申万服装行业的数据统计,行业内33家上市公司2012年三季度末存货总额高达455亿元,环比增加5.39%,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新高。其中,雅戈尔(600177)和红豆股份(600400)分别以239.53亿元和39.78亿元的存货高居第一、二名。雅戈尔约240亿元的库存中绝大部分属于地产库存,虽然房地产收入占比超过服装,但是由于房地产成本高昂,其贡献的利润还不如服装业务。与其类似,红豆股份约40亿元的库存中绝大部分是地产库存,仅开发成本一项存货就达到32亿元。
从最近几年服装行业的库存变化来看,2008年到2012年三季度末近5年的时间中,服装类上市公司的存货几乎翻了一番,从2008年末的240亿元猛增到2012年三季度末的455亿元。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不久前表示,服装行业拐点已到,服装公司如果不思改变,就会被迫退出市场。
成本攀升挤压利润
服装行业在受困于高库存的同时还要忍受高营运成本。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是这些公司普遍面临的困境。
从原材料价格来看,国家近年启动的棉花收储对棉价形成“托底”效应,导致国内外棉价形成倒挂。虽然相比前两年差价已经大幅下降,但仍然存在3000元~4000元每吨的差价。同时棉花属于限制进口商品,必须通过申请配额才能进口,不少企业因此无法采购国际低价棉花。
此外服装行业是劳动力密集行业,从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统计公报来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565元,增速9.6%。增长的收入意味着工资水平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
相对于原材料及劳动成本的上升,解决库存危机则是服装公司目前的当务之急。无论是美邦服饰(002269)还是李宁都在想方设法清理库存,2012年四季度美邦服饰库存的下降即透露出这种努力的结果。
由于库存数目仍然庞大,2013年,这些公司还需要继续加速去库存的步伐。(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