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库存重压鞋服企业 2013发展前景被看淡
2012年以来,鞋服库存高企、提价空间收窄、消费需求继续疲弱,多数品牌公司借助大力促销的形式来消化大量库存,去库存确实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同时也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面对2013年的形势,不少品牌企业仍然保持审慎态度,普遍看淡。
更坏的影响在“品牌+大批发”的加盟模式之下,鞋服企业对终端市场的情况的掌控力度有待提高;同时,对市场预期不足,价格与市场出现偏差,前期订货量一旦超出市场需求,很容易导致库存层层积压在各级经销商处,库存危机就此酿成。
供求矛盾导致服装公司库存增加,引发市场对鞋服企业运营模式的质疑以及对未来行业发展的担忧。在经历阵痛期之后,对行业以“大批发”为主要运营模式的调整已经势在必行。
高库存重压鞋服企业
2013年,库存危机的阴霾丝毫没有退去。除关闭门店、促销特卖外,为应对形势,不少鞋服企业更是显露裁员动向。所有这些似乎都在表明:业界普遍看淡今年前景。
名企裁员
在服装业整体性遭遇寒冬之时,和劲霸男装一样,大部分品牌服装企业均未独善其身。近日又传出柒牌男装裁员的消息。不过,柒牌男装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柒牌男装去年业绩情况尚好,只是例行了每年都会进行的人员淘汰,不算裁员。
这位人士对记者说,在该公司内部,每年年底每个部门都会实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会被淘汰。今年,被淘汰的员工会拿到N+1的补偿(即为工作年限加1,再乘以月工资),这种考核每年都会有。
不过,据一位行业资深人士透露,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相当多的服装企业都进行了人员的大幅缩减,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因为订货情况不佳,不少服装企业连仓库人员都减少了一半。”
对经销商而言,门店赚不到钱,已成为一个普遍共识。一位经营多个服装品牌的山东烟台经销商就对记者说:“中高档男装虽然强一点,但也没有往年的情况好,运动类和休闲类的品牌就更差了,几乎是不赚钱。”
相比而言,商务型以及定位中高端的男装企业情况稍稍好点。
柒牌董事长洪肇设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2012年,柒牌大约有30亿元的销售规模,库存目前处于可控范围。
上述柒牌人士也谈到:“去年该公司属于稳健增长,业绩上涨约一至两成”。
关闭门店
2012年,受高库存危机影响,李宁(专卖店)、匹克(专卖店)、安踏等体育品牌相继关店“自救”浪潮,步入2013年,另一“大佬”——361度,也难逃关店趋势。不久前,361度发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运营概要时披露,期内361度特许零售店净增加量只有12间,其中新开店铺108间,关闭门店96间。虽然与其8082间门特许店规模相比占比不大;但平均下来,在过去3个月,361度平均关店,几乎每天一间。
粗放式的快速扩张、大肆开店让国内各大运动品牌尝到了苦果。匹克之前公告,2012年前三季度与2011年年末相比减少1067个网点。去年上半年李宁披露其关闭门店数量达1200家,安踏店总数减少110家,拥有卡帕品牌的中国动向则关闭了569家店铺。这意味着,仅在去年,各大体育品牌关闭的门店总量至少超过3000间。
分析人士认为,各大品牌的关店风波与体育用品企业营销渠道有关,靠分销模式进行经营往往会导致库存的积压,而不能像直营店那般可以快速对库存进行调整并及时消化,以至于在经济疲软时遭受重创。
近期,361度曾发布盈利预警,称截至2012年12月底公司年度利润将同比下降约40%,主要因行业库存高,产品价格,从而导致整体销售量减少、毛利率受压,以及销售费用上升。根据最新公告披露,361度第四季度同店销售增长仅4.3%,渠道存货则增长4.1%。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