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缝协九届三次理事会在杭州召开
备受业界关注的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寻找行业发展新动力”主题论坛于4月1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会上,来自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122名企业家理事代表会聚一堂,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作为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年度盛会,既总结过往,也展望未来。会议由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副理事长林建龙主持,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秘书长杨晓京作了《中国缝制机械协会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计划的报告》,从着力打造行业会议活动平台、科技引导促进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市场拓展服务平台等六大平台,以及加强自身基础建设等7个方面,全面回顾了中缝协2012年的工作,并着重解析了对2013年全年协会工作的主要设想。
杨晓京强调指出,2013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将深入落实7项工作,即推进行业质量攻关,开展质量提升成果验收与交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开展市场拓展,服务下游企业;加强分支机构建设,推动分支机构自主开展活动;推进家用机市场开拓和现代缝艺文化的普及;做好CISMA2013各项工作;推动协会秘书处自身建设。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何烨,以“寻找行业发展新动力”为主题作了主题报告。报告立意新颖、论断准确、高屋建瓴,全面地回顾了一年来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情况,深入分析了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2013年中国缝制机械行业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对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发展,何烨充满了信心。她分析道:“虽然2012年行业受多方因素影响,延续上年下行轨迹,但行业发展中还是呈现出许多亮点,表明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在进行中。企业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已达45%以上,新产品利润占销售总利润的71.5%;自主品牌缝纫机已经和国外主流企业处于同一个层级的竞争,不仅常规产品在竞争中胜出几率逐年提高,而且特种化产品在竞争中也逐渐拔得头筹。”
何烨针对“寻找行业发展新动力”主题进行了诠释。她指出,坚定的发展信念和企业家精神、永无止境的创新动力、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新动力的三大源泉,这一全新的观点引发了全场的关注与热议。
何烨同时分析强调,“未来20年中国仍将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缝制机械制造中心和市场中心;产品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和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打开了行业技术创新的空间,尤其是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云制造’为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超越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为行业提供了回旋余地很大的市场空间。”
会议一致审议通过了,《中国缝制机械协会2012年度财务工作报告》、《CISMA2013优秀新产品评选办法》等文件。期间,为了让行业企业更好地了解宏观经济现状,对下一步发展有所参考和借鉴,中缝协特别邀请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向晨到会,作了国内外市场形势的报告。
在会议的“企业家论坛”环节中,论坛首先邀请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冯德虎,对当前我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等进行主题发言。随后,围绕“寻找行业发展新动力”这一主题,西安标准、上工申贝、飞跃、宝石、华辰、和鹰等企业代表上台,分别从创新、质量、信息化、服务、企业联合等方面,分析诠释了一线企业在“寻找行业发展新动力”独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