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欧盟“镍”标准将实施服装出口企业应积极调整生产工艺

            欧盟纺织服装中镍含量新标准将于今年3月正式实施新的EN1811:2011和之前的标准最主要的技术差异主要是两部分:
     
            一是释放溶液pH值调整溶液不同。按标准要求,检测样品要在一定pH值的释放溶液中浸泡7天,因此释放溶液对最终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EN1811:2008规定要用氨水溶液调节释放溶液pH值,而新标准EN1811:2011规定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释放溶液pH值。由于金属镍更容易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析出,因此,同样样品经过新旧两个标准的释放溶液浸泡,在新标准释放溶液中的镍析出量较大。
      
      二是检测结果的校准处理不同。旧标准要求对最终检测结果乘以一个校准系数0.1,校准后的结果再按照是否超过标准限量值进行评判。而新标准没有要求乘以校准系数,因此,同样的样品在同样条件下释放镍,但按照两个标准的结果处理,新标准的最终结果相当于比旧标准严格了10倍。
      
      基于以上的技术差异,用旧标准EN1811:2008检测不超标的样品,按照新标准EN1811:2011检测结果就可能会超标。实验室在用新标准EN1811:2011对抽查样品进行镍释放检测后,发现不合格率大幅提升。
      
      根据有关检验检疫局提供的信息,国家按照规定对不同类别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抽检率,如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负责人介绍,对资质好的一级的服装进出口企业的抽检率为5%,而三级企业为15%。也就是说企业的等级越低,抽检率则会越高。由于欧盟对市场监管的相关法律十分严格,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将会在召回系统中进行公告,面临被退货、折价处理或就地销毁的后果,企业会遭受整单的经济损失,对我国的产品声誉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针对这次镍含量标准的限量调整,大多数受访企业负责人表示,此次欧盟镍释放量标准的调整目前对于厂家的外贸出口影响并不是很大,虽然生产厂家会因调整生产工艺使生产成本相应地上升,而平均到服装单价当中,对出口成本的影响就很小了。
      
      另外,欧盟从颁布新标准到正式实施(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有一个过渡期,也给企业积极调整和应对提供了时间。企业而今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自己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相关国际法律条文进行严格的产品检测与采购,因此基本可以从容应对“镍”标准的来袭。
      
      由于服装质量的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负责人侯玉峰也表示,“欧盟调整镍含量的释放标准,表明欧洲市场对从国外进口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如果没有达到检测标准出现超标,产品有被召回及退货的风险。”对于此次调整,他建议服装出口企业要加强对服装中金属配件及辅件中镍含量释放的限量标准的了解,并对有可能含有镍的服装辅料和配件供应商提出要求,加强对原辅料采购环节的控制,其次积极调整生产工艺,适当调整产品价格,生产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