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印染产业集聚升级改善民生环境意义重大
绍兴印染产业
5月14日上午,绍兴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主任会议召开,专题听取绍兴县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作情况报告。与会人员实地踏看了滨海印染产业集聚区,听取绍兴县经信局周如生局长关于我县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作情况的报告。
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作自2010年6月启动以来,有1796家企业签约集聚到滨海工业区,加上滨海原有的印染企业,届时滨海印染产能将达到全县的81%。据统计算,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完成后,签约企业将集聚整合为82家、减少14家;预计可减少用地2311亩,淘汰落后产能33.9亿米。
绍兴印染产业
绿色印染基地内将以天然气、蒸汽替代燃煤,取消导热油锅炉192台,少用标煤58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2300吨/年。大量采用气流缸、数码印花等先进工艺,污水排放日减少三分之一。通过改进工艺、引进先进设备等办法,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9%以上,单位印染布附加值年均提高15%以上,整体用工减少约5400人,减少15%以上。同时,原印染企业地块可以盘出13000亩左右的土地,重点用于发展纺织新材料和纺织印染高端机械装备产业,这将是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经济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腾笼换鸟”。
全县上下对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十分关注,印染企业家们和干部群众,自觉地将思想统一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这一重要战略性决策上来,基本形成了共识。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镇街、工业区等齐心协力,全力化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努力优化项目审批服务,有序推进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有不少集聚企业完成土地摘牌、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开始进行动工建设,可以说,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作已经有了实质性启动。
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事关传统产业提升、事关发展空间调整、事关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水环境和空气质量,县人大常委会已是连续第三年开展督查。去年以来,全县上下对实施该工程的共识进一步增强,实质性进展明显,总体推进加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任们提出,尽管在集聚过程中困难很多,但始终要咬定目标不放松,形成合力攻坚克难,积极化解要素制约,坚持不懈地将这项战略工程、民生工程实施好,为工业强县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新贡献。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在充分肯定去年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要进一步坚定集聚信心决心,营造积极的导向和氛围,激励推动印染企业加快集聚;要进一步强化要素服务保障,最大限度地为集聚企业提供土地和资金,更好优化行政审批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措施,确保集聚企业建成后能正常投产,企业职工能安心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