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卖出“白菜价” 实体店大喊“受伤”
国内某著名体育品牌4月在网站举行48小时特卖会;5月初,该品牌又在这个网站,进行第二场特卖活动。频繁的网络特卖会引得沈阳众多实体店抱怨:“这不是自降品牌身价嘛,这样,连带得新品都不好卖了。”
网店卖出“白菜价”
“全场19元起”的48小时特卖活动,是该品牌上月在购物网站上举行的,旗下产品纷纷卖出“白菜价”。虽然这项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是,昨天,沈阳晚报记者打开这家购物网站,搜索该品牌产品的时候,满眼还是“特惠”的字样,市场价219元的运动裤,特惠69元;市场价469元的弓鞋,特惠129元;市场价299元的卫衣,特惠99元……无论是上衣、裤子,还是鞋、包,绝大多数产品的打折幅度都在3折左右,还有一款标价259元的女士运动鞋,售价只有49元,还不到两折。
早在4月,该品牌就搞过一次特卖活动,产品涵盖男女款式运动鞋、休闲鞋、T恤、休闲裤、棒球帽等,售价多在39-79元。不过,这次清仓的货品中,都是老款,大多数上线产品是2010年以前的。
实体店大喊“受伤”
如今走在沈阳的中街、太原街等主要商业街,已经很少能看到该品牌专卖店,更多的是一些折扣店。同时,沈阳很多大型商场和超市也都设有该品牌的特卖专柜,一年四季都在打折清仓。
在中街附近的一家该品牌折扣店,消费者并不多。卖场内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从该品牌在网络上特卖以来,这里的人流就明显减少。我们都是卖库存货的,当然哪里便宜,消费者就在哪里选购。”这位负责人说,“‘五一’期间,虽然打折力度加大,还是未吸引人流。”此外,销售该品牌新品的实体店卖家对这些频繁的促销活动,也非常不满意,他们普遍认为,把产品卖得这么便宜,就是自降身价,新品也卖不上价格,正在和耐克、阿迪等品牌拉开档次。
原因是品牌定位不清
消费者李先生前两天在网站上,花费500多元,抢购了该品牌的一双鞋、一套运动衣和两件短袖T恤。李先生今年35岁,是该品牌的铁杆拥护者,但是他也承认,喜欢该品牌,就是一种延续小时候的情怀,他购买这些装备,也就是早晨锻炼时随便穿的,不讲究款式,也不追求新品,但是不适合穿到正式的场合。
据了解,该品牌的拥趸者,多数是经济收入一般的三四十岁中年人,但是,该品牌之前推出了新的LOGO,并且将口号改了,品牌的年龄程度在下移,但是并没有博得年轻人的格外喜爱。现在,中年人觉得该品牌年轻了,年轻人又觉得该品牌土气,弄得定位不清,路线模糊。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正是该品牌面临高库存和亏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