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新浪微博大数据互通 电子商务模式趋向社会化
4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总股份的18%。消息一出,就第一时间成为电商行业乃至全球IT界的“重磅炸弹”。在国际媒体眼中,两大互联网巨头的“超级联姻”使得它们都可以获得对方“庞大的用户基础”。电子商务和社交平台的此次强强联手,被视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正试图将巨大的网络影响力转变成“真金白银”。
根据新浪对外宣布的内容,新浪微博今后与阿里巴巴将在用户账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并探索基于数亿的微博用户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的数亿消费者有效互动的社会化电子商务模式。
新浪微博或走出赢利困境
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曹国伟表示:“能与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并共同发展社会化电商,我们感到十分兴奋。电子商务在构筑微博开放平台的生态系统方面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新浪微博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将让微博在建立独特商业化模式的道路上,步伐更稳健,更富有想象力。我们相信,随着互联网越来越走向移动化和社交化,这一合作将惠及所有用户,创造更多个性化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对曹国伟而言,新浪微博商业化进展缓慢让他备感压力,引入阿里巴巴、获得来自淘宝的广告收入是摆在他面前的最佳选择。
截至去年末,5亿注册用户、4620万活跃用户的数据,让新浪微博登上了中国社交媒体的老大地位,其影响力正与日俱增。然而,新浪微博从成立以来,最大的困扰是没有找到成功的商业模式、赢利手段。数据显示,2012年新浪微博亏损额是9300万美元。新浪虽以做新闻为主旨,但其本质是一家商业公司,如果新浪微博长期不赚钱甚至亏损,其发展的持续力就会下降,甚至威胁到生存。从经营角度看,寻找最佳商业模式、赢利手段是新浪微博的当务之急。与中国最成功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合作,对于新浪微博经营来说是求之不得。而阿里巴巴与新浪的战略合作,预计未来三年将给新浪微博带来大约3.8亿美元的广告收入和社会化商务服务收入。这意味着,仅凭目前能够预计到的部分,新浪微博都将实现赢利。
这一积极作用现在似乎已经显现出来,受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的消息影响,本周一新浪股价大幅走高,盘中涨幅一度超过20%,截至收盘,新浪股价上涨9.4%。这也表明市场对两家企业的合作抱有热情的欢迎态度。
阿里巴巴借机突破SNS
阿里巴巴所开拓的网购业务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商业形态。目前,阿里巴巴所建立的淘宝网已经有8亿件商品同时在线,每天有9000万人次上网浏览,已经成为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不敢忽视的“电商帝国”。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一直在尝试社交产品,但成效有限。虽然微博由于商业属性的缺乏,其发展受到了制约,但是,它的强大的社交功能正是网购这一新的商业形态所需要的。
马云的商业嗅觉向来异常灵敏:在国内电子商务因为买卖双方不信任而发展不顺畅时,马云建立了“支付宝”。正如同电子商务发展到如今的鼎盛之时,更需要生活化的公平环境。“投资新浪微博,一是我们希望能帮得上忙,另一个也是希望在移动互联网上有所突破。”
阿里巴巴介入新浪微博后,可以借助微博的平台,为网购业务寻找到一个崭新的突破口,使目前尚处于短板的淘宝网购交流得到大幅度提升。从数据来说,大数据将是未来电子商务甚至一切商业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基础。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后,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数据交换”约定,新浪微博的5亿注册客户在新浪微博的“足迹”,都将被阿里巴巴通过大数据挖掘出背后的商业价值。双方宣布合作后,将在用户账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深入合作,并探索基于数亿微博用户与阿里巴巴数亿消费者有效互动的社会化电子商务模式。
一个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电商,掌控淘宝等重要电商平台;一个则是中国目前最有影响的社交媒体之一。两者的结合,将使全新的互联网巨人出现在世人面前。再通过社交媒体培养潜在消费者的同时,通过广告信息,将消费者导引向电商平台,创造巨大利润。对于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而言,庞大的新浪微博用户,将是无须支付报酬的内容生产者,同时也是商品利润的创造者。同时,阿里巴巴收购新浪微博另一个可以预见的效应是,广告会进一步流向广告价值持续增强的新媒体,传统媒体的运营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从而可能引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正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所说:“此次战略合作,我们相信微博将更微博,社交媒体的生命力将更健康更活跃,传递的正能量更多。我们也相信,两大平台的结合,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和发展,而且会给微博用户带去更多独特、健康、持久的服务。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