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A2012之缝纫机辅助装置(五)
缝纫机在缝纫前的缝料准备和缝纫后的处理,在缝纫关系中的缝纫方式的变换,是保证缝纫效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市场上大量生产的缝纫机机头(裸机),大多数没有这些缝纫前的缝料准备和缝纫后的处理,以及在缝纫关系中的缝纫方式变换的专门装置。随着服装鞋帽箱包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需要增加这些辅助装置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对缝纫操作工的技能要求。2012JIMA上展出的大量产品都配备了各种缝纫机专用的喂料装置、功能性压脚、剪线装置、夹线装置等附件。
5 在缝纫完成前或完成后的辅助装置
5.1 抬压脚装置
日本飞马公司推出的PL型抬压脚装置;脚踏开关回踩,采用气动缸实现压脚抬起的功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5.2 下供(落牙)装置
日本飞马公司推出的下供(落牙)装置:当抬起压脚时,下送料牙就会从针板面上落下,方便缝料的移出和放入。
5.3 防止脱线装置(密针缝纫)
日本飞马公司推出的MS型防止脱线装置(密针缝纫):缝纫机在缝纫终止前自动调整针迹长度,进行密针缝纫,通过密针缝纫防止线迹脱线,可以省去专门进行的防止脱线缝纫的工序,同时进一步提高缝品的质量。
5.4 结缝处防脱缝装置
日本飞马公司推出的EH型结缝处防脱缝装置:可以防止下摆折边缝过程中容易引起的结缝处脱缝的现象,传感器在前面检测到结缝处位置时,导向器自动滑过,以防止脱缝的现象,这样使操作者可以不必担心结缝处脱缝,而全力进行缝纫工作。
5.5 自动换梭装置
日本木下公司推出的自动换梭装置:由底线余量检测仪控制余量,当底线余量不够时,自动换梭装置开始换梭,先由装置的换梭机械手自动取出已经用完底线的梭芯套,并将它放在装有多个梭芯套的旋转型库的空位上,梭芯套库旋转一个角度,让绕满线的梭芯套位置转到换梭机械手能够抓取的位置,再由换梭机械手抓取绕满线的梭芯套,装入旋梭内,缝纫机再开始工作。所有的控制都由计算机控制。
类似的装置,在日本田岛公司的绣花机上已经得到实际的应用。这个装置在以往的国际展会上,在套结机、平缝机、花样机上都有应用案例。
5.6 自动供底线装置
日本重机公司AW-2自动供底线装置,这是20年前就已开发的自动装置,工作原理是:在梭芯线量传感器发出线不够信号后,装置采用自动取梭芯套,在梭芯套中取出空梭芯,取出空梭芯中的残余线,向空梭芯绕新线,绕满新线后将梭芯装入梭芯套,再将梭芯套装入旋梭缝纫机就可以重新开始缝纫工作。机器动作比较复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