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石家庄“大老张”修缝纫机四十年 干良心活挣辛苦钱

                                                                                                                                           附近居民都找“大老张”修缝纫机。

           1.80米的大个子,说话大嗓门儿,一双大手厚实粗糙,却出奇地灵巧。他叫张小五,但人们似乎只认他的字号“大老张”。76岁的他修了大半辈子缝纫机,靠手艺精湛价格公道,修出了名气,守住了手艺人的“道”。

             居民排队来修缝纫机

             8月2日8时许,棉三宿舍48号楼,因为屋里光线暗,大老张把韩大妈的缝纫机抬到了楼前的空地上。

             戴上老花镜,打开工具箱,大老张一挥手打断了韩大妈的话:“别告诉我有什么毛病,我一看就知道毛病在哪儿。”他试了一下说,“老是断线、乱线,是吧?”韩大妈点点头。“我给你调整调整,再用20年都没问题!”

            说话间,邻居们纷纷把自家缝纫机抬了出来,有的是隔着好几栋楼推过来的。三四台缝纫机在48号楼前排起了队。一上午,大老张修了3台,还有不少预约的。收费最多的是换了个梭床,要了45元。他不光修,还教给大家怎么保养。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等待修缝纫机的8名居民,有6人都曾被修缝纫机的骗过,多的花了四五百元,少的也有一两百。也正因为这样,以修为主、很少换件、价格公道的大老张,受到了居民们的称赞和敬佩。

             下乡修了40来年

            大老张大名叫张小五,今年76岁了,以前是棉三的修机工,修理纺织机械。上世纪70年代,他因身体不好办理了劳保,到当时的民族路修理部去修缝纫机。那时候,有农民兄弟从很远的郊县赶到修理部,请他们下乡修缝纫机。

            于是,大老张开始了起早贪黑的下乡生活,他没想到,这一下乡就是40来年。正定、藁城、元氏、鹿泉等县的大部分区域,他几乎转遍了。那时候还没有电话,每到一个村,他就找到村干部,让人家在大喇叭里广播:“市里头修缝纫机的大老张来啦!”

            大老张修缝纫机有个原则:以修为主,能不换件就不换件。在他手里,一多半的毛病都不用换件,需要换件的,也主要是两个易损件梭床和摆梭。他的价格也很公道,大修45元,小毛病收费更少。他从不收上门费,也不靠换件赚钱。看到谁家生活困难,就不收费了。“维修是个良心活,我挣的都是辛苦钱!”

            大老张有几个小本本,记录着他修过的每台缝纫机,包括村名、姓名、缝纫机品牌,收了多少维修费,保修期限和维修日期,另外还给每个客户手写一个“保修单”。“当时修理部规定保修3个月,实际上我是终身保修。”大老张说,其实经他手修过的缝纫机,只要正常使用,很少再次出问题。

           有人冒充他徒弟

           修缝纫机修出了名气,就有人开始冒充他徒弟,有人甚至说大老张已经死了,自己是大老张的徒弟、儿子、侄子,“跟大老张一个单位的。”这让大老张很发愁,他担心那些人借自己的字号坑骗老百姓。他想通过晚报告诉更多的人:大老张去年得了脑血栓,不再下乡了,主要在石家庄市区修缝纫机,大老张没有徒弟,儿子们不干这行,别相信冒充的人。

           “能不换件就不换件。”大老张说,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道”,这是维修手艺人的“道”。名气再大,他也谨守着大修45元,小修收费更少甚至不收费,凡是修过的缝纫机终身保修的“规矩”,这也是他的“道”。大老张有个愿望,就是想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免费给市民维修缝纫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