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补贴市场引导将促进高效电机发展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产生驱动转矩用来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是风机、泵、压缩机、机床、传输带等各种设备的驱动装置,是用电量最大的耗电机械。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电机能效水平逐步提高,但总体能效水平仍然较低,低效电机的大量使用造成巨大的用电浪费。
为推动我国电机行业向高效简便化发展,国家一直在积极研究出台推广高效电机的激励政策。国家从2010年6月开始对高效电机实施财政补贴;为了完成2011年度推广3177万千瓦高效电机的目标,当年3月提高补助标准;2012年,工信部出台了工业系统节能“十二五”规划,在此规划中,把IE2的增长目标定在2015年整个IE2的电机将会达到整个电机市场的80%以上。而GB18613-201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的实施更是将高效电机推广推向了新的起点,随之而来的是低能效电机的退出。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发布了多批次《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以推动淘汰落后机电设备的进度。
工信部为响应国家政策提倡推进废旧电机高效再制造,包括建立探索规范的废旧电机回收利用体系、提升电机高效再制造技术、形成电机高效再制造相关标准;将加快高效电机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包括筛选一批高效电机设计、控制、匹配及关键材料装备等领域先进技术,发布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对技术先进、节电效果好、适宜进行规模化改造的技术,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制订专项推广计划等。同时,工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拟用3年时间,组织和动员全系统力量,通过政策引导、标准约束、监督检察等手段以及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从电机生产、应用及回收再制造领域全面提升电机能效,促进电机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河北省也出台《河北省电机效能提升计划》,其目的是为推动落后低效电机退出应用市场,引导现有电机企业逐步转型生产高效电机,该项计划表明到2015年,将推广高效电机400万千瓦,淘汰低效电机500万千瓦,电机系统节能技术改造400万千瓦,使全省电机能效水平提高5%左右。河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禁止电机企业生产能效等级低于3级的低效电机,使50%的低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产品、40%的高压电动机产品达到高效电机能效标准规范。
国家政策是通过采用补贴和强制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电机能效标准,鼓励高效节能电机市场的发展。综合国内外电机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大型电机应走系统化节能的路线,即对整个电机系统进行系统优化和改造,比如增加变频器等,就可以使节能效果非常明显;小型电机则是坚定地推行高效电机的路线,因为小容量电机适当增加材料用量很容易提高电机效率。我国的电机企业不能只为了国家的补贴,而忽视中小电机的发展。
在做好补贴工作外,还应建立高效电机推广的新机制。既从生产端入手,也从需求端着眼,多种手段推广发展高效电机。通过良好的补贴形式以及严格的退出机制,同时加以有效的第三方检测,同时拓展海外市场,低能效电机或将很快从中小电机市场中销声匿迹。同时主管部门积极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让专业的节能公司帮助电机企业进行节能改造,下一步将会建立合作平台、引入第三方机构、引入资本市场,促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电机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