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对统计造假宣战
国家统计局周四在网站发布新闻稿称,云南省陆良县严重虚报工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
新闻稿称,统计局的抽查结果显示,陆良县上报的25家工业企业2013年1-6月工业总产值为人民币27.4亿元,是初步核实数据的两倍半。抽查的该县28家工业企业上报2012年工业总产值63.4亿元,是初步核实数据的2.2倍。抽查的13个投资项目上报2013年1-6月投资完成额人民币2.1亿元,而实际数据仅为0.2亿元。
这是近几个月来国家统计局第二次通报县级政府虚报数据的消息。6月份统计局通报,广东省横栏镇虚报的2012年工业总产值是实际数据的4倍。
虚报问题显然非常普遍,不仅仅局限在这两个地方。在检查了企业联网直报过程后,国家统计局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干扰了独立上报程序。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6月底的公开信中称,有的地方政府自己编造虚假企业数据,有的要求企业填报虚假数据,有的代填代报企业数据,这些行为不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周四的新闻稿显示,位于省会昆明东部的陆良县严重影响了企业独立真实上报统计数据。新闻稿还称,一些未开工或不够规模的项目变成正在施工的达规模项目上报。
像统计局这样的政府机构,其惟一任务是收集经济数据,因而没有多少手段确保人们遵守统计规定,尤其是在汇总数据时可能面临地方官员的压力,这些官员想展示本地经济增长更加强劲,从而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升职机会。
另外,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虚报数据的做法由来已久。近几年来,各省上报的年度经济增长率都远远高于国家统计局核准的全国增长率。
这种状况使得中国统计员的声誉蒙羞。中国统计部门能否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仍有待观察,但如果中国各省没有上报更真实的数据,则难以知道中国经济的复苏苗头有多大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