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原因拉低出口贸易额
- “看待中国的外贸数据,好比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既要看自己分数,也要看在班上的排名。”商务部研究院综合战略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张莉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统计数字显示,9月份中国出口额为1.1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856.4亿美元),下降0.3%,不仅大大低于8月份7.2%的同比增速,也低于市场同比增长5.5%的预期。
对此,张莉表示,这是由多原因造成的:一是国内外需求不振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二是目前交割单以短单为主,9月正处于上半年订单基本结束、下半年订单未大规模开始的时期;三是去年基数较高,在统计上拉低了今年的同比增幅;四是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传统优势未发挥支撑作用;五是外资转移至东南亚或回流,使得外资拉动出口的能力降低;六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在统计上降低了外贸金额;七是传统中“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降幅大,而且光伏等产品出口受到大幅影响。“不仅要看增幅,还要看排名。”张莉指出,这个增速在国际市场排名来看并没有变,而且市场份额也没有减少。这是剔除了贸易数据水分之后更为准确的数据,并且,跨境电商的外贸数据目前也尚未纳入海关总署的这一统计中。“看前三季度数据,在转型升级时期,能保持这一增速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