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脚踏缝纫机
从我记事起,那架脚踏缝纫机就一直在我家存在着。那架脚踏缝纫机是母亲的专用品。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在乡村,谁家里有这么一架脚踏缝纫机,就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一样,都被视为珍宝。母亲当时就是把这架脚踏缝纫机当做宝贝一样对待,轻易不让我们碰触,闲置的时候还拿块布盖住,以防灰尘落在上面。
母亲手很巧,平时我们的衣服掉了扣子,或者裤子破个洞,都是母亲为我们缝补好。母亲不仅是我们的裁缝,更是我们的“御用”制衣师傅。那个时候,母亲为了省钱,都是自己上街买回布料,然后晚上在灯下细细地裁布,再根据我和妹妹的身体尺寸,认真地上机缝制。一开始,母亲做得很慢,有时候还会缝错了边,这时母亲就会去请教我们家附近一个开店的裁缝师,像个小学生一样虔诚地问,回来后再耐心地改,从夜幕降临到夜阑人静,常常是母亲脚踩着缝纫机所发出的富有节奏感的吱吱呀呀声伴随我入眠。有时候我半夜起来小便,还会看到母亲在灯下,低着头、脚踩着缝纫机、十分认真地忙碌着。经过几次的试验后,母亲无师自通,为我们裁制的衣服十分合适不说,款式也好看,我穿到学校,同学还问我衣服是在哪里买的。
母亲离世的时候,衣柜里还积攒着一堆布料,各种颜色的都有,有些是母亲自己买的,有些是母亲的姐妹送的,可惜这些布料就这样一直放着,因为除了母亲之外,家里已没人有那样的巧手可以为我们做衣服了。更可惜的是,到了后来,这些布料的材质已经过时,不是被我们拿来当了抹布,就是被我们直接扔掉,还好母亲的那架脚踏缝纫机一直都在。
自从母亲走了之后,这架脚踏缝纫机就一直没有人使用过,后来变成了我和妹妹的书桌。还别说,这架脚踏缝纫机当书桌还是蛮合适的:机上的一块长方形木板,颜色和灯光的颜色一样,是柔和的橘黄,整块木板如加工完好的大理石一样平整、光滑,拿把板凳坐在缝纫机前看书写字,高度也适中……因此,这架脚踏缝纫机陪伴了我和妹妹很多年。
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已经20来年,我和妹妹都已人到中年,我们的身边除了不多的几张母亲年轻时的黑白照片之外,母亲留给我们的物品,也只有这架脚踏缝纫机了。睹物思人,每次看到这架静静地安放在角落里的脚踏缝纫机,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想起母亲在灯下脚踩着缝纫机的样子,以及母亲脚踩着缝纫机所发出的吱吱呀呀的富有节奏感的声音。对于我来说,那是人世间最动听最温情最感人最暖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