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中心藏个缝纫车间
“社区服务中心是搞文体活动的,怎么能开工厂呢?”近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军山街蒲潭社区一位居民反映,社区服务中心开了个缝纫车间,他担心有安全隐患。
记者3日来到该社区,在服务中心三楼,一间长约20米、宽约12米的房间里,摆放着20台缝纫设备,十几名女工正在低头缝制。记者询问得知,她们受沌口一家公司所聘,在加工汽车座椅面套。
公司负责人沈女士正在现场指挥女工们操作,她称,公司去年在军山街投资建厂,在蒲潭社区招了些工人,因厂房还没建成,工人需要培训,同时有些产品还要赶着加工,所以于去年12月4日先搬些设备到社区多功能会议室,既培训工人,顺带也加工产品。
蒲潭社区党总支书记吴胜勇介绍,该社区是农民还建小区,为了帮助失地农民就业,同时缓解开发区企业招工难,社区联合这家公司开办缝纫培训,顺便加工产品。“我们经街道同意,临时在这个闲置的大会议室设立培训基地,第一期培训了26名学员。参加培训的居民不收取任何费用,培训结束后,学员既可到培训的公司就业,也可自主就业。”吴胜勇还称,社区二楼还有一间大会议室,社区日常活动没受影响。
对于安全问题,吴胜勇表示,社区请消防部门进行了评估,按照要求配置了灭火器,布置了消防通道。同时,社区也加强了巡查和管理,夜间不开工,“4月份新厂房建成后,这里再恢复原样。”
30岁的社区居民陈娟说,她去年12月4日起参加培训,现已能够完成整套产品,还拿到了1800元报酬。她希望自己今后就在这家公司上班,“离家近,还可以照顾老人孩子。”但也有居民认为,尽管这间房屋平时闲着,但其功能是为居民搞文体活动用的,现在来办缝纫车间,只便利了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