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多措并举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第115届广交会日前落幕,甘肃交易团参展商品800余种,共计成交15165万美元,比上届增长1.86%,从成交的商品大类看:机电、五矿产品类6363万美元,比上届增长1.3%,占总成交额的41.96%;轻工产品类4590万美元,比上届增长1.2%,占总成交额的30.3%;医药保健品类1340万美元,比上届增长0.2%,占总成交额的8.84%;纺织服装类700万美元,比上届增长2%,占总成交额的4.6%;农产品类2172万美元,比上届增长5.9%,占总成交额的14.3%,略高于大会整体成交水平。
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和外贸的下行形势,甘肃省商务厅十分重视组展工作,挖掘外贸企业的潜力,激发企业参展活力,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向西开放的发展战略,认真调研、细分定位、在拓展市场、优化商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上下工夫,成效比较明显。
积极拓展目标市场。按照甘肃省副省长李荣灿关于认真做好广交会参展工作的指示,甘肃省商务厅积极鼓励新优特企业参展。一是对参展资格进行审查,通过市州推荐、综合评审、媒体公示等方式评选出75家参展企业;二是按照“扶新、扶特、扶小”的组团原则,新增首次参展的企业6家;三是落实与外贸企业结对子帮扶工作要求,进行面对面现场指导,并指定老广交会企业与新企业结对子,主动互帮互助,采取各种方式了解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困难;四是进一步扩大向西开放的若干措施,积极鼓励企业“走西口”,以建设丝绸之路黄金经济段为目标,激发企业的的动力和活力,主动出击,以中西亚及中东欧国家为目标,先后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进行了交流,互通了信息,建立起了新的客户群;五是增强与中西亚国家友好交往。期间,邀请伊朗的客商与交易团进行座谈,伊朗客商表示积极支持我省在伊朗的活动并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据统计,本届广交会我省企业对中西亚、俄罗斯、中东欧等国的贸易成交比重增加了12%以上,占总成交的1/4,达3800万美元。
积极优化目标商品。一是增加商品的科技量。以科技创新为主,定位企业的目标商品,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参展,推出了已经获得专利和发明专利19件的展品,其中真空大型设备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企业依托建设的聚光太阳能关键组件,在“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绿色镀膜新材料”、“绿色镀膜新能源”、“全电子化计算机连锁系统”四个方向主攻,受到中西亚地区客商的欢迎,成交300多万美元。甘肃康诚德工业品有限公司展出近两年研发的电子烧烤盘等获得4项国际认证的产品参展,提高了成交率3倍以上;二是企业发挥原动力和生命力。以市场为导向,主动与省内外企业合作,确定企业的主打商品,以商品支撑企业发展,使企业产品增强竞争力。位于嘉峪关的甘肃海斯特不锈钢有限公司,是依托酒钢资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不锈钢厨具的企业,以前是以内销为主,首次参加广交会展出一批具有魏晋风格的煎锅、汤锅、蒸锅等厨具用品,通过参展得到了客商和市场认可;三是主推技术含量的特色农产品。甘肃华泰天润贸易有限公司是甘肃百合最大的加工、生产企业,2013年投资3200万元,在兰州西果园又建立了新的加工包装仓储基地,首次参加广交会食品展区,推出了有高科技附加值的“爽口源MINI碗装充氮片状百合”是广交会食品展区中唯一的专营百合的企业,受到了客商们的争相订购,成交656万美元。
积极落实目标任务。交易团明确要求凡广交会参展企业在去年正常贸易的基础上增长10%,按照这个目标细化。一是分解任务,实行责任制,要求每个企业提出今年的出口目标,确定产品和市场,在6月30日前完成出口任务的3/5,并与116届广交会展位评审分配挂起钩来;二是现场服务,指导成交,继续邀请甘肃省、兰州及城关区国税局到会体验广交会参展企业的成交模式,掌握外贸业务新特性,了解其他省市退税新的流程并进行现场服务,提高退税效率;三是改进会风,建立长效机制,积极落实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突出以服务为主的管理模式,廉洁办会;四是积极宣传推介第20届兰洽会并做好招展工作,积极主动扩大向西开放政策宣传,通过《国际商报》、《广交会通讯》和甘肃商务网加大舆论力度,重点介绍甘肃省政策措施,产业特色和企业新貌。积极推介甘肃省对伊朗、白俄罗斯、哈萨克3个重要境外展组展工作,同时,安排人力分别对兰洽会国内外品牌区和进出口商品展招展工作进行落实,已经完成伊朗自贸区、香港品牌展区和进出口商品展区的全部招展工作;五是积极与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广交会电商平台洽谈合作事宜,加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利用与合作,培育外贸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陇汇通应用,与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信息共用,搭建线上撮合,线下见面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