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裁缝30年不改行 靠手艺供女儿读大学买两套房
你见过持有缝纫证的裁缝吗?在霍山路安农大附近,一间不足5平米的平房里,有一位持有颁发于1985年缝纫证的老裁缝。近30年来,这位老裁缝凭着手艺买了两套住房,还供女儿读完了大学。老人的技术有网友用“天衣无缝”来形容。
缝纫证颁发于1985年
说起裁缝,恐怕很多年轻人都已经很陌生了。在霍山路安农大北门附近,一间不足5平米的平房里,今年49岁的谢文权还在坚持这一行当。
谢文权老家在无为县,在父亲“一技成,天下行”的教导下,还不满20岁的谢文权就开始在农村拜师学裁缝。“我学得快,不到一年就出师了。”谢文权回忆,随后他又将其他3个兄弟领到了裁缝的道路上,“他们早就改行了,现在就我一人在坚持。”
为谋求更大的出路,谢文权从老家来到了合肥,开了一家裁缝店,“当时办营业执照要考试,没证书办不了。”1985年夏天,谢文权用板车拉着一台缝纫机奔赴考场,顺利地通过了考试,并拿到了一张证书。
这张已有近30年历史的证书陪伴了谢文权大半生,现在已经泛黄。证书上显示,该证发证机关为当时的“西市区个体工商业协会”。
靠手艺在肥买了两套房
当年的西市区已改名为蜀山区,而“西市区个体工商业协会”已不存在。近30年来,谢文权的裁缝店几度易址,不过都紧靠在安农大校园。
凭借出色的手艺,谢文权在合肥扎根下来,并将妻子带到合肥,不久之后他的两个孩子相继在合肥出生。“大约在90年代末,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了。”谢文权回忆,市民开始买服装厂生产的衣服,裁缝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导致他一度想转行。
不过最终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目前,他的缝纫店主要的业务是中高档服装修改,换拉链、裤边、纽扣等。“一般女士的衣服大小经常不合适,所以生意还是不错的。”谢文权说,按照工作量收费,一般改一件衣服从几十元到100多元不等。
凭着出色的手艺,谢文权不但在合肥购买了两套住房,还供女儿顺利读完了大学。
不少人特意开车来改衣服
谢文权的手艺得到了不少顾客称赞,安农大一女生一件衣服大了,找谢文权修改。改好后,女生惊叹:衣服和新买的一样。
“衣服大了能改小,改完保证合适。”谢文权说,改衣服主要是裁剪大小,不需要额外再做衣领和口袋等,所以他做起来既省时又省力,收费也合适,所以不愁没顾客。
在安农大附近做生意长达近30年时间,谢文权的好手艺已传播在外,许多老顾客甚至开车前来改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