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企业终端形象的背后:升级“大战”
假如问身边的人,你现在还逛街购物吗?我猜,他会愣一会儿,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或许,他确实习惯了网络购物,但他并没有舍弃逛街休闲购物。因为这两种方式有着不同的生活乐趣。
上周,在近期众多同行品牌似乎鲜有新姿态的市场氛围下,康奈(康奈专卖店)品牌高调亮出首家第八代终端形象“尊享馆”:265平方米的大空间里,装扮时尚元素提升品牌形象,提炼、展示鞋产品的文化故事,尝试未来数字化零售模式。这一举动备受业内人士关注。
早前,在森马(森马专卖店)服饰14Q4订货会上,森马南通通州新形象店的照片被制作成巨幅海报,张贴在订货会现场。今年上半年,森马江苏海门解放路二店、甘肃天水麦积步行街店、哈尔滨巴彦新形象店、石家庄红旗大街店等店均盛大开业;运城解放中路二店、大庆满洲里兴华街店等也重新整装开业。森马新店铺形象亮点纷呈。
此外,奥康(奥康专卖店)全新的营销渠道模式——奥康国际馆,集自有和代理的9大品牌产品,在一二线城市扎根。2013年,奥康鞋业新增国际馆、名品馆合计81家,开创新的业绩增长点。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商行天下的温州人,或许有一个疑问:康奈、森马、奥康等鞋服温企终端形象大战的背后有何寓意——是回应哪些商业零售变化趋势?
翻开森马服饰、奥康国际2013年年报,你会看到类似的分析表述:“购物中心的兴建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分流传统街边店渠道客源,终端业绩水平有所下滑。”“营业面积小、产品组合较弱、形象欠佳的店铺由于抗风险能力差,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业绩下滑。”“市场环境的改变促使行业竞争将从简单的门店扩张、大规模铺货向产品组合、供应链管理、渠道调整等方面进行转移。”
回顾温州鞋服行业发展史,套一句商业时髦用语——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第一个阶段,产品制造和批发模式;第二阶段:街边店的品牌专卖模式。在这两个阶段,温州鞋服品牌,特别是皮鞋品牌,几乎在二三线城市“横扫千军”,迅速成就行业领先地位。据森马服饰2013年年报显示,森马在全国的门店达到4029家,巴拉巴拉在全国的门店达3471家,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均位居行业前列。奥康2012年的门店数量是5000多家。很明显,温州鞋服品牌“打天下”的传统方式是扩展加盟店,向各地铺货,提高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