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后遗症凸显 东莞鞋服业面临生存挑战
近日,东莞市中小企业局发布了一份《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产业调查报告》,参与撰写该调查报告的业内专家们指出,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的升值,以及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对东莞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冲击,对出口贸易依存度大的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企业,面临着重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
据了解,东莞作为全国首批十大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基地之一,曾有令人瞩目的飞跃,但如今却内忧外患腹背受敌。
根据海关广东分署新近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1—4月,广东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992.2亿元,增幅由一季度的2.5%扩大到4.1%,占18.2%,按出口额从大到小看,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下降9.9%;家具及其零件增长5.1%,鞋类微增0.2%;纺织品降幅收窄至4.6%;箱包和玩具分别增长20.1%和9.6%。在业界看来,这个出口数据“看上去不错”。
不过,参与撰写调研报告的专家看来,这对于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来说,这种趋势依旧不容乐观。自从欧债危机以来,东莞外向型企业订单一直有缩减的趋势,出口订单下滑的直接原因是欧美市场需求趋弱,客户的采购意向降低。
虽然,欧债危机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是它的后遗症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专家指出,这主要是由于欧美经济形势还是呈现疲软状态,而服装又并不是最重要的居民消费品,这就直接影响到东莞服装业的出口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