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一台缝纫机 密织半世情

           在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算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家里的生活富有的象征。家住嘉和花园的薛培林、徐云霞至今仍保存着一台缝纫机。这台缝纫机是徐云霞陪嫁的嫁妆之一,它见证了两夫妇42年的婚姻历程。

           记者来到薛培林家时,老伴徐云霞正在家里的一台缝纫机前缝补衣服,而这台缝纫机已经伴随她有42年了。

           薛培林、徐云霞于1972年4月结婚,虽然两个家庭都不富裕,但结婚让这对夫妻拥有了第一个大件——缝纫机。

           结婚后薛培林在乡下工作队,而徐云霞是鞋帽厂的一名缝纫工,每个礼拜她都会下乡看望丈夫,为丈夫带去缝补好的衣裤。

           1981年薛培林被查出急性肝炎,徐云霞带着丈夫跑到上海瑞金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为黄疸型的肝炎,需要加强营养,回到泰兴后妻子徐云霞不分日夜的从事缝纫工作,为了多买点荤菜为丈夫加强营养。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丈夫薛培林的病情逐步有了好转,退休后薛培林爱上了书画,他经常通过书画来表达对辛福生活的热爱。

           薛培林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我们两个人都是齐心协力地把这个家庭忙好,子女培养好,在钱的问题上,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困难或者经济不好会怨恨对方或者家庭,都是自己自力更生辛勤劳动,这是婚姻的根本基础。妻子徐云霞则说我们结婚几十年以来,作为一个女人,在家庭里,我认为成功的秘诀就是要勤劳不怕吃苦,工作上勤勤恳恳,到家庭里要吃苦耐劳,把一个家庭扶持好,把丈夫照顾好。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