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礼乐有个老式缝纫机“博物馆”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置办结婚时髦的三大件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这里的缝纫机是指老牌脚踏式缝纫机,是数代人的经典回忆。如今,这种缝纫机已经被电动缝纫机所替代,逐渐淡出生活的舞台。然而记者近日发现,在江海区礼乐街道的新街,还有一间老店坚持维修脚踏式缝纫机的生意。

      走进位于新街尽头的“达记衣车铺”,就如流连于一个小型的老式缝纫机博物馆。华南牌、无敌牌、蝴蝶牌、凤凰牌……不同年代出品的缝纫机机身像工艺品一样,整整齐齐地放在玻璃橱窗上面,前台矮一点的橱柜则用一个个已经发黄的陶瓷小碟装着螺丝、轴承、机针等小部件。店主杨君达是老师傅,由于手艺很好,外国人也不远千里来拜访,请他修理缝纫机。

      闭眼能拆装缝纫机

      今年58岁的礼乐本地人杨君达是这间“达记衣车铺”的主人,他有整整40年的缝纫机维修经验。初中毕业后,17岁达叔去广州找到了曾任华南缝纫机制造厂车间主任的舅父,通过牵线介绍,达叔顺利在各个车间跟老师傅学习维修缝纫机的技术。

      入了这行就一直没改变,离开华南缝纫机制造厂,达叔自己开了间缝纫店,一直到现在。说起他的经历,达叔眉飞色舞,颇为自得:“上世纪70年代起我就在华南缝纫机制造厂做过8年的学徒,缝纫机有60多个部件,现在几乎是闭着眼都能把它拆散和装合。”

      达叔现在的店面仅20多平方米。他说他最辉煌的时候是在隔壁的长兴街开的一家店,比现在的店面大6倍。如今年纪大了,但他还是割舍不下和缝纫机相处几十年的情感,所以把大店关了,开了这间小店,以维修为主。

      给老外修缝纫机很ok

      “我也不图做多少生意,也不会去卖广告,能做多少是多少。”尽管达叔“刻意”低调,但通过口碑式传播,还是吸引了不少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人慕名找到他。而最令达叔自豪的一件事是,前两年有个华侨领着一个外国人带来一台外国产的旧式缝纫机找到他。

      达叔只用了两天时间就修好交货。“看到外国人满意地竖起大拇指,我只得不断重复着"O K,O K"来回应。”

      店里宛如缝纫机博物馆

      除了维修,达叔的店也是一个老式缝纫机的收藏者。他说店铺里摆放的只是他所收藏的一部分,他家里还有不少。当年,东湖百货商场转制的时候,他就一次性把商场里100多台缝纫机全盘下来,放到店里卖,到现在卖剩20多台。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