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电脑刺绣机产业现状调查
说起中国电脑刺绣机的生产基地,浙江诸暨以其产业集群优势当之无愧地稳坐榜首。2013年,中国刺绣机产业进一步向诸暨集中,以盛名、越隆、德源、信胜、乐佳、玛雅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产销快速增长,年产量均在1 500台以上。日前,记者前往诸暨,走访当地的刺绣机生产骨干企业,探寻诸暨刺绣机产业的近况。
进入平稳期
作为国内电脑刺绣机电控系统的龙头制造企业,诸暨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宪礼告诉记者,去年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共销售了4 5000多台电脑刺绣机电控系统,其中70%以上都供给了诸暨。这一“产销两旺”的现象,在诸暨各刺绣机骨干企业处也获得了证实,包括越隆、信胜在内的企业,去年的产量较之前年,足足翻了一倍。
“产销两旺”的现象得益于去年广东汕头、峡山等地区水溶花边加工市场的爆发,激增的市场需求对电脑刺绣机的生产效率、绣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益于此,超多头机于去年迎来了真正的市场需求高峰,也促使从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保持增长的刺绣机产业冲上了新的顶点。
然而,大家纷纷警惕:在这样如火如荼的行业形势下,今年的刺绣机行业是否还将延续增长势头。走访期间,各企业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六月,公司的产能和销售量还能与去年同期打平,但预计下半年较之往年有所下降,普遍认为“今年的情况没有去年好”,行业可能进入正常的阶段性“淡季”。
浙江越隆缝制设备有限公司是诸暨乃至全国目前年产电脑刺绣机数量最多的企业,董事长陈天龙表示,今年上半年越隆的情况总体不错,前4个月以国内市场为主,从5月份开始国内市场的缩减,从而转入外销市场。据悉,截至今年5月底,越隆的销售量同比增长5%~6%。
据浙江信胜缝制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江分析,说产量会下降,这与整个经济环境和市场形势有关,居民消费能力不足会直接影响了服装行业,今年小型的刺绣加工厂基本没生意。
浙江乐佳机电有限公司因一直以外销市场为主,董事长吕禹均告诉记者,乐佳于2004年开始做出口,2008年攀上销售量值的高峰,今年上半年公司产能比较稳定。
诸暨玛雅电器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与品质负责人魏大江则表示,与去年、前年相比,今年的市场有很大的差别,刺绣机产销量一下子膨胀了。对玛雅公司来说,去年较之前年的增幅大约在20%,今年上半年与此前同期的差异并不明显,但预计下半年的形势不如去年,主要是由于国内市场特别是广东地区订单量降幅明显。
去年广东地区点燃一把“火”的迅速降温,给今年刺绣机的国内市场带来了“丝丝清凉”,也使得刚攀上产销高位的电脑刺绣机行业又将迈入平稳发展的时期。
产品与技术
多年前,提起国产刺绣机,往往与以低端、廉价抢占市场等负面印象联系在一起,但时过境迁,国产刺绣机特别是诸暨刺绣机在创新研发、产品质量、性价比上,逐渐缩小了与国外产品的差距,诸暨地区涌现了一批在规模、技术、产品、人才、品牌、管理等多方面具有优势的龙头企业。
产品,是维系制造型企业生存的重中之重。诸暨刺绣机从起步时的平绣机开始至今,产品种类愈加丰富、产品系列愈加完整、产品质量愈加稳定、产品研发愈加用心。“全系列”成为了诸暨刺绣机产业愈加凸显的代名词,平绣、混合绣、毛巾绣、亮片绣、盘带绣、帽绣、绗绣……同时也囊括了近来大热的多头机、高速机、激光一体机等,从普通机到特种机,所有的机型在诸暨都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当地的刺绣机骨干企业,基本每一年都会调整产品结构,逐步从单一化发展为多样化。每年各企业均会推出一两款新品。魏大江解释道:“产品结构的丰富,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再根据市场决定品种、产量的多少。”
去年热销广东的多头机,也是适应市场需求的表现。王海江说道:“近两年刺绣加工企业的工人越来越少,但对绣品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所以产品要朝着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的方向走。”据了解,目前信胜能加工幅面为10码的88头与114头的多头机在市场上获得了认可,且未来更新的产品或能抢占飞梭机的部分市场。
除了超多头机外,高速机的概念也普遍为各生产企业所提。据了解,一般平绣机的最高转速能达到750转,而高速机平均能达到900转以上,机器转速的提高,对于产量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提升,能够让刺绣加工企业在减少员工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
产品类型的丰富,意味着对产品研发设计、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国产刺绣机普遍存在的技术攻关问题,近年来情况也有所好转。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稳定性与机械、电控都有关系,单就机械方面就要考量到整个设计和装配工艺等多方面。
盛名公司自2010年起就定位高端,加强技术研发实力,每年投入在产品开发方面的资金大约要占到公司总产值的10%以上。吕禹均介绍,关键问题在于把握产品市场需求的同时讲究产品质量,因此乐佳在零件采购、装配流程等方方面面着重控制质量。魏大江则表示,除了必要的零件检验、过程检验外,玛雅还实现了装配的标准化。王海江则谈到技术攻关的难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来源于配件的质量,他说道:“定位、设计,加上各方面的检测手段,机器也不存在很难攻克的问题。”
诸暨当地拥有丰富的刺绣机产业链资源,从机架生产到配件采购无一不缺,虽然近年来本地配件档次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但总体上还有差距。企业从本地采购部分零件外,大都从浙江、江苏等省市进行采购,甚至采用进口零部件。
内外销市场与价格
一直以来,诸暨出产的电脑刺绣机以印度为主要出口市场,单一国家比重过大使得外销全部取决于该国的市场形势。而今,诸暨刺绣机产业除了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之外,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也逐渐走高。
诸暨的刺绣机目前出口销量最大的国家分别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其余还涉及印度尼西亚、巴西、埃及、摩洛哥、泰国、越南、孟加拉、土耳其、阿尔及利亚等国。据王海江介绍,虽然以往出口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机型大都是低端机型,但目前这些目标市场也在逐渐改变需求,越来越注重效率和品质,比如原先进口15头的机器慢慢变成30头或者40头,且慢慢开始有自动剪线、提高转速之类的要求,产品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内销方面,仍旧集中在国内刺绣加工企业聚集区,江苏、浙江、广东三大省占领了内销市场的前三位,汕头、峡山、绍兴、萧山等成为了省中重点市场。今年广东市场的急剧萎缩,将大大影响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对此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外销市场是今年年中刺绣机企业的主要做法。目前,诸暨刺绣机的外销市场基本由在各地的代理商负责完成,内销则直接由企业本身派人负责。
虽然内外销市场仍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价格战问题无法避免,但企业负责人普遍表示,不会随意调动产品价格。只要有市场、产品有品质,优质客户还是不会将价格问题排在首位,代理商也愿意与有实力、有规模、有品牌的企业进行合作。
此外,陈天龙还表示,出口价格由于机型种类的丰富相对比原来单纯只有一款基础机型时稍高,再加上现在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推不同的产品,利润相对要提高一些,走差异化道路带来了很多好处,虽仍有运营成本、人工工资等条件制约,总体价格可塑性还在增强。
魏大江也认为,以提升品质来应对价格战的问题,用新品研发、检验来提升品质,这样价格问题影响的因素就不会太大。
诸暨刺绣机在内外销市场遭遇到的竞争对手除了诸暨同行,一些广东的生产企业也引起了关注,但由于企业规模、定位市场、产品类型、销售价格等多方面存在不同,也使得这两个国内刺绣机生产基地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道路。竞争虽有,但互不威胁。
突围之道各谋发展
今年由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出具的《2013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发展报告》中表明,我国刺绣机产业主要面临的困境有要素成本的上升、无序竞争、发展瓶颈、品牌建设等。在采访过程中,各骨干生产企业均表示,这些问题仍旧是困扰着刺绣机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发展。
而面对各种长期存在的问题、变幻莫测的国内外环境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各生产企业却没有十分迷茫,而是对未来发展做出了切实可靠的措施,涉及了技术、质量、人才、管理等方方面面。
盛名在诸暨刺绣机产业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经理陈桢铭早已经将整个刺绣机产业当做事业来做。盛名强调定位高端、品质为先的理念,近期又引进了一批在刺绣机行业非常资深的人才,陈桢铭也非常乐意与其他生产企业交流技术难题,尽力解决他们存在的困惑。
王海江坦言,淡季就是要抓质量、搞研发、提升内部管理,从而才能开拓市场。根据用户需求研发产品、主动寻求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项目、试水ERP系统,信胜以切实有效的方法践行发展理念。
吕禹均也说道:“企业要发展,质量要稳定、产品要更新、市场要拓展,这是每个行业都会遇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培养和招募高端技术团队和扩充销售队伍,新品研发也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成本核算和计划。”同时,乐佳在管理方面,也从加强装配技术的管理和精细化操作入手,从而力争在多方面提升产品性能与品质。
陈天龙对企业发展给出的措施则更多,通过模块化安装攻关技术难题、提出产品质量提升计划、斥资引进加工中心、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内部沟通效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培训……一系列的措施使得越隆能迈向更好的未来。
魏大江透露,玛雅将从创新技术研发寻求突破。他介绍到,新产品研发的主要思路,来自客户需求和国外先进理念的引进。玛雅目前拥有十几人的研发队伍,拓展队伍的同时,寻求外部的一些资源,通过产学研联合方式加强技术研发力量。虽然他也提到,对于目前的国产刺绣机产业来说,研发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以及研发后无可避免的模仿问题,但在适当调整比例的情况下,玛雅仍然会以技术创新作为下阶段发展的目标之一,以新品研发和保证质量的标准化作业参与竞争,玛雅的核心竞争力将在未来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在市场平稳期时,各企业还能各出奇招、百家争鸣、各谋发展,实在是令人喜闻乐见的消息。
对行业有信心
从大豪获悉,鼎盛时期,诸暨有近200家大大小小的刺绣机生产企业,经过大浪淘沙、行业洗牌后,目前还有70余家。诸暨已经真正形成了一个刺绣机规模庞大的生产基地,产业链的完整、规模性企业的集聚、产品的齐全优质,种种现象都让大家对诸暨刺绣机产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各企业负责人也畅所欲言,发表感想。
陈天龙说道:“中国刺绣机以后的重点在诸暨,这样的规模在其他地方都不存在。从企业角度来说,诸暨的很多生产企业有实力,都是专心做了十几年刺绣机的。从配套角度来说,诸暨的刺绣机配套比任何市场要好,除了本地,临近杭州、宁波、萧山、江苏等省市都比较近,沟通方便。从市场布局来说,诸暨做的都是一些大客户、大市场。我们要生存,必须我们终端客户要生存,我们只要跟上他们的步伐,诸暨刺绣机企业会比别人生命力强。未来整个产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将是精细化管理,要真正学习日本企业如何做精品。”
王海江谈到:“为了提升刺绣机配套企业的档次,刺绣机配套企业产业园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产业园的主要目的是引进配套企业并逐步将他们规范起来,以后的发展空间还是有,只是在低迷时期企业如何坚持。”
吕禹均则认为,诸暨刺绣机产业的发展与企业发展是同步的,关键在于大家要把好质量关、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加强内部管理,特别是一些大的骨干企业都应该存有这样的发展理念。
记者在此次走访中发现,去过去相比,各骨干生产企业对刺绣机行业的走向和发展都少了些许迷茫,有了更多想法和实践能力,特别是目前越隆、信胜、乐佳都已搬迁开始使用新的厂房,新厂区无论从占地面积、生产规模、制造流程等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相信新厂房的正常运营将是这些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当中的重要一步。
与此同时,在生产企业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创新的影响下,大豪公司将全力以赴为这些企业提供优质的电控系统。杨宪礼告诉记者,诸暨分公司主要从事产品销售、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北京研发团队也会经常造访诸暨交流沟通,配合生产企业实现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或许刺绣机的平稳发展期还将维持一段不短的时间,但只要各企业继续苦练内功,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才能在下一波高潮到来时真正把握机遇,实现整个产业的再一次的跨越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