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东莞机器换人驱动纺织机械产业发展 缓解用工缺口

      在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调研的所有企业中,有74.8%的企业反映用工方面存在着缺口。在反映存在用工缺口的企业当中,他们最迫切需要的依然是普通工人和技术工人,有这两方面用工缺口的企业占受访企业的56.7%和54.8%。

      而对于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同样存在较大的用工缺口,有这两方面用工缺口的企业占到了受访企业的14.4%和13.5%。请不到工人的原因一方面是东莞劳动力有所流失,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的薪资要求显著上涨。

      纺织产业转型方向无疑是通过技术的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来实现转型升级。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效益,赶上或超过生产成本的增加,这才是转型升级的意义,“机器换人”就是一条途径。

      自动化、智能化纺机装备对缓解人力资源成本压力、提升产品质量的作用日渐明显,因此也得到了纺织用户企业的广泛关注。但行业内的专家普遍认为,纺织设备在追求自动化、高速度、高产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节能问题。对于纺织设备节能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祝宪民认为继续向智能化发展是出路。他认为节能也是设备智能化追求的一个目标。比如,目前有些设备虽然不工作,但仍然要保持运转状态,这是为了防止设备开机后不能正常运转,而在这个过程中就有能源消耗。如果设备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那就能够在不需要运转时完全停掉,等到需要运转时提前进行预热,就可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目前东莞正在实施“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连续三年在“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2亿元,用于推动东莞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并且鼓励采购和使用莞产设备项目,莞产设备投入占项目设备和技术投入50%以上的,单个项目最高奖励金额提高至500万元,体现出对本土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支持。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表示,拓斯达致力于打造中国制造业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领域第一品牌,推动机器人应用的意义主要在于,改善产品质量和产品一致性,提高产能,以及减少员工不合理流动。他认为,中国制造业的用工需求极大,但真正参加的人工在逐渐减少。70后、80后,很多人还在制造业的行业中做一些手工的操作,但90后、00后,很少有人愿意做重复性的劳动。同时,劳动力成本在提升,中国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因此,用自动化来代替人工成为主流。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