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品牌 或可抱团谋发展
当前,做品牌在中国服装业已成热门词汇,尤其在内销被摆在空前重要位置的今天。然而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大量的品牌处于空心化的尴尬状态,除了商标名称和精美的包装,几乎乏善可陈,其根源在于缺少文化的支撑。
这是因为在全球的时尚版图中,中国的服装文化是一种弱势文化,中国服装业不具备时尚话语权,这个历史阶段是不可能超越的。品牌历史与企业文化的修炼和培育是影响中国服装品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服装业的巨子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曾发出感慨:“真正品牌的竞争,是国力的较量,是历史的积淀!”
由此可见,服企要想实现民族品牌,仅凭一企之力是无法力挽狂澜的。惟有发扬抱团精神,联合起来走出去,或许是一条可行的出路。
著名服装产业经济学家陈国强也说过:“在全球市场本土化、本土市场全球化的今天,单个企业、单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供应链都是不完整的,必须立足区域优势、置身全国乃至全球资源链。每个地区的资源有限,专业能力也有限。自身的资源和专业优势在一定情况下也会转变成区域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要做大作强就要跳出区域小圈子,置身于全球资源链中,由单纯依靠本地资源向开发利用异地资源乃至全球资源方向转变。”区域品牌集聚的优势,对于提升整个区域产业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像瑞士手表、意大利皮鞋,冠上区域的名头,哪怕是一个小品牌,也一下子身价倍涨。
实行品牌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而品牌的打造不仅仅是企业自主品牌的打造,也应该包含对区域品牌的打造。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均安牛仔”品牌。在2014年的chic上,均安的参展企业一改以往的各自为战的战略,而是以一个整体的风格展现在大家面前,而这个整体风格想要表达的,除了每个参展企业的不同品牌特色,更是突出了“均安牛仔”这一具有相当代表性的区域品牌旗帜。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发扬抱团精神,举区域之力,在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和价值传递,对中国的服装企业而言,还是一堂陌生课,但却也是一个值得去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