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缝制机械规模产量居全球第一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中获悉,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规模和产量均居全球第一:年产各类设备1300万台套,全球每5台工业缝制设备中4台为中国制造;筑就了世界上规模和影响力最大、最强的缝制机械研发、制造和营销中心。
中缝协理事长何烨表示,30年来,缝制机械行业由小变大,从弱到强,如今年产量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为全球提供95%以上的零部件配套,产品出口到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现代缝制机械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初,兴起于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业结构从一个相对落后的传统轻工消费品行业,发展成为集光、机、电技术为一体,为纺织服装、汽车建材、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全套缝制技术解决方案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历经了由脚踏式家用缝纫机向普通工业缝纫机,再向机电一体化智能缝制设备的两次重大转型升级;技术水平从简陋的手工装配到先进的装配生产线,机壳加工线、涂装线、数控加工设备、整机加工中心,再到物联网、3D缝制机器人,系统化、单元化和智能化产品不断涌现,完成了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装备制造的成功转型。
我国现代缝制机械工业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产品配套体系及先进的科研、制造体系,并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多个生产和研究机构,形成了从产品设计到裁剪、输送、缝纫、刺绣、熨烫及零部件配套的完备产业链。
2013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40亿元,出口创汇22亿美元,分别比1984年增长了62倍和12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