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老衣车
衣车也就是缝纫机,作为“三转一响”里面的其中一转,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结婚的年轻女性最梦想拥有的,车件衣服、锁个裤脚、换个拉链什么的轻而易举,是居家常备的神器。像现在的家庭主妇,没有几个会自己车衣服了,都是买现成的,在上游社区的居民周桂兰,还在用着上个世纪买的缝纫机。
[周桂兰/今天,我来摆摆我的缝纫机,我用了三十几年了,现在还用着。]
捏!用了三十多年的缝纫机就是这台了,还是老牌的“飞人”牌咧,她讲,这是在1981年买的,花了一百五一块钱,这在当时绝对是笔巨款。
[周桂兰/要存好几年,那时,三十几块钱一个月,一个月存几块。]
她讲,那时买衣车,光有钱还没得,要凭票的,她运气好,在单位抓阄抓中了。花大价钱买回来的衣车,成了她后来找生活的饭碗。
[周桂兰/(帮人加工被套)六毛,七毛钱一床,一床被套,你一天可以加工几多?加工八十床,从早上起来就加工,一直车车,中午就随便搞点饭吃。]
她讲,虽然现在穿的用的都可以买现成的了,但是她还是丢不下这台衣车。
[周桂兰/(别人)裁好后,自己做,就是缝两道线,自己搞点花式来点缀也是可以的。原来买的,下面脱线了,车下子又可以穿,自己有缝纫机就是好?那当然的。]
这种多年养成的节俭的好习惯,已经成为了他们家的家风,平时,家里人穿的、用的,有点点烂的,只要不影响穿着,仔女都是自己缝一缝车一车。有的太旧了,就拿来旧物再利用,捏!这些靠枕就是。
[周桂兰/这个是旧床单,拿来车,做外套,这个也是我车的,做外套用的。]
老话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以前条件差,好多人都是这样的,一条裤子,一件衣服,打了几个补丁还接着穿,现在是不提倡大家都穿那种旧的烂的衣服,但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应该忘记,您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