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器换人”
前阵子看到一篇题为《“机器换人”面临的三个问题》的文章。文章提到了最近一两年在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制造业发达地区涌动的以智能装备替换劳动力的热潮。比如:宁波纺织服装业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大量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为产业提升的内生动力,其效益不断增长的同时,行业用工人数从“十一五”期间的40万人下降到目前的23.4万人,并且全员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浙江省嘉兴市今年计划实施“机器换人”企业800家、技改项目800个,减少用工8万人;广东省广州市计划几年内就让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全市八成以上的制造业企业。
以智能装备替换劳动力,有两个现实的考虑:一是解决传统制造业用工缺乏的问题,或者缓解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带来的压力,尤其对纺织服装产业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以机器弥补人力的不足更为主要;二是以智能装备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单位时间内的成本,赶上或者赶超成本增加的步伐,从而增大盈利的空间,这是最重要的目的。未来5~10年时间,类似“机器换人”的这种需求趋势将更加明显。
“机器换人”只是生产转型的一个方面。在信息化互联网思维的改造下,传统制造业的内生动力必须要不断增强。这几年,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化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投身相关技术研发、实施相关技术应用的企业明显增多。在工业信息化的带动下,制造业的发展活力应该可以得到激发。
眼下在纺织服装生产过程中,生产与工艺的优化不足,尤其是生产数据与工艺优化关联缺失,企业信息化的协同与集成应用水平偏低,管控一体化应用程度不高。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大力度,尽早尽快地提升产业的工业信息化技术水平,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两相融合的过程中发展先进装备。对纺织服装生产装备的设计与制造者来说,装备设计制造集成化、模块化、自动化的水平也亟需提高。
根据国家工信部的规划要求,到2018年,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企业要达到80%。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55%,重点行业的装备数控化率要达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