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工艺设计系统在服装企业推广与应用的几个因素

            服装纸样设计是服装款式和结构设计的具体表达形式,是服装产品设计与加工制作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从立体到平面设计的根本,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操作技术难度较高、工程性较强的一个环节、备受企业管理者重视的技术准备工作。

           近年来,随着服装CAD技术的不断进步,服装纸样工艺设计系统(Garment Pattern Computer Aided Design)得到广泛应用,服装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它已逐渐成为我国服装业社会化生产的一大需求。但许多拥有服装纸样工艺设计系统的企业都曾有这样的抱怨,服装工艺设计系统似乎并没有所谓的那样大的功效。制约服装工艺设计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和普及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从多个角度分析应用服装工艺设计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软件设计开发的理念与传统服装设计的理念之间存在矛盾

           众所周知,计算机具有信息量大、记忆力强、数据处理速度快、精确度高等特点,能有效、快速处理重复、繁琐的工作,但它判断力差、适应性差; 人善于思维、判断和选择,想象能力强、最具创造性,但工作相对缓慢、缺乏耐性、易疲劳、差错率高。纸样设计工作兼具创造性与重复性,服装纸样设计更是环节多、过程复杂,既有大量繁杂的计算和作图,又需诸多经验和技巧,是技术的产物,又是艺术的结晶。服装CAD,这个英文缩写中的字母“A”就是“aided”——辅助的意思,服装工艺设计系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因此,工艺设计系统还只是处于辅助设计者的位置,只有将计算机和人的长处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
        
           我们知道,过去的设计师依靠笔、纸、直尺、曲线板进行设计和绘图,设计中既要进行精确计算和测量,又要依赖经验和直觉的判断。在工艺设计系统中,将设计师所应用的平面服装结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搬到计算机上,应用计算机显示屏和鼠标、键盘代替纸和笔,这个阶段属于软件开发设计理念中的第一层次。但是,许多操作过服装工艺设计软件的设计师认为,在系统中板型制作太繁琐,缺少传统设计工具的随意性。比如,在绝大部分的工艺设计系统中画直线就有多种工具:水平线、竖直线、垂直线、斜线等,各直线都有自己相应的功能键,绘制一款服装结构图,需要不停地改换功能键,给设计过程增加了诸多不便。而手工操作只需一把直尺,就可以完成以上各种直线的绘制,这就淡化了设计师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设计的欲望。工艺设计系统的软件是不能代替人实现自主操作的,对大多数设计师来说,服装工艺设计系统只能起到快速提取板样、起到资料库的作用,这就减少了服装企业购买系统的积极性。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工艺设计系统的研制工作,至今已有30多年。许多新开发的软件摈弃了传统服装工艺设计系统中困扰操作者的若干个菜单和命令,代之以本来就熟悉的形象、直观、易懂、易操作的“图标”。比如,一个“铅笔”的图标可以绘制各种线形,再不用频繁改换功能键。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手工操作方式非常接近,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增加了设计师使用软件进行工艺设计的兴趣。

           自动制板功能未得到发挥应用

           公式输入法是支持自动制板功能得以实现的操作方式,是软件设计理念的第二层次的功能表现。工艺设计系统软件开发的第二层次是智能化设计层次,是使工艺设计系统能够极大地优越于手工设计的发展方向,依靠计算机智能化领域内各个学科和高新科技(例如知识工程、机器学习、专家系统等学科)的迅速发展,将使服装工艺设计进入到高度科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阶段。有了公式输入法就可以支持自动制板功能及21世纪软件应用新宠儿——MTM(量身定做)系统,尤其适合板型变化少、号型多的生产模式,比如:西装、西裤、衬衫等厂家。
        
           公式输入法功能模块是偏向“学院式”的制板方法,大部分系统均把重点放在简单明了的公式输入法上,非常适合学生了解服装板型设计中的各部分数据的定寸过程。但大多数经验丰富的工厂样板师往往采用的是直接给予尺寸的制板方法,即按照服装尺寸的款式要求,凭经验直接划出辅助线和轮廓线。这是因为工厂样板师由于长期采用同一号型的规格尺寸制板,对其细部规格和加放量已了如指掌。繁琐的公式及参数量的输入使部分打板师对工艺设计系统功能的使用还只停留在第一层次的基础操作,无法发挥工艺设计系统的智能化功能。
        
           就服装生产来看,保留样板师的经验并将其经验总结为推理机制和计算方法,并作为规则存放在数据库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意义。没有经验的操作者可根据服装结构特征查找数据库,使用规则和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推断,最终生成合理的、可生产性的服装纸样。这样不仅极大限度地提高了服装纸样设计的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操作的技术难度。建立服装结构部件库,充分发挥自动制板功能,公式输入法模块是不可缺少的。

           现有的服装工艺设计软件不足以支持实际生产设计需求

           纸样设计以立体的服装效果设计构想为根本,通过平面的结构设计完成基本纸样,最后将纸样假缝并试穿在人体模型上以检查平面设计的不足。这个过程在实际生产设计中往往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尤其是进行时装设计更需要多次反复,才可以确准一个可实际生产加工的板型。
        
           许多购置了服装工艺设计软件的企业,使用效果还可以,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每开发一个新款服装都必须将设计的纸样通过绘图仪输出,然后将纸样在人台上检测。测出不合体的部位的变动尺寸,然后再到系统中调出相对应文件,进行不合体部位尺寸调整操作。完成调整操作后,还必须将纸样再次打印输出,进行假缝检测。这种反复在电脑上操作和手工操作之间互换设计的情况,打断了完整的设计过程,影响了设计思路,同时增加了耗材成本。另外,人台的数量及形状是否适应设计需求,这在实际生产中都是要考虑的问题,不可能因为开发新产品而购置新的型体人台。
        
           三维立体设计是21世纪服装CAD软件的一个发展重点,纸样设计模块的第三个层次就是立体设计层次。样片设计方法从平面向立体的人体模型的过渡,将使衣片设计更加方便、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特别是彩色立体图形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立体裁剪方法搬到计算机上进行,不仅给服装辅助设计领域,同时也将给服装设计领域带来极大影响。操作者可以在计算机模拟人台上进行板型的取样设计操作,也可以通过平面设计得到板型,然后随时在计算机模拟人台上显示出纸样设计效果,极大的帮助和完善了纸样设计。

           系统生成的图形和手工绘制的1:1图形存在着视觉差异

           服装板型在绘制过程中,关键尺寸点可以通过公式和定寸给予,但服装的外轮廓线是曲线,不是具体的数据可以完全决定的,要结合服装效果图和市场流行趋势,凭经验和感觉进行调整。对线条较为简单的童装、休闲装等款式来说问题还不大,但在绘制省道变化复杂、分割线较多且合体女装时装样板时,样板轮廓线的修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是无法给出具体调整数据的。另外,计算机系统生成的图形和实际生产中绘制的1:1图形存在着视觉差异,这种差异的大小取决于设计者的操作经验。对系统操作不熟悉的设计师习惯在1:1大图的情况下进行局部修型,在电脑显示屏尺寸的限制下,无法准确做到希望的效果。显示屏上的服装样板显示只有原板的1/4或1/5大小,一些细微的误差因此被“隐匿”了;而在将其局部放大后,又因不能纵观全局而无法修改。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针对那些较复杂的服装板型,工厂样板师们往往是用手工绘制母板,再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电脑中,然后利用电脑进行修改复制工作,如加放缝份、贴边、提取里布、作净样板和熨烫板等等,最后再完成放码和排板操作。结果,服装工艺设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衣片设计系统的很大一部分操作功能就被浪费了。
        
           在现有的工艺设计系统中,纸样设计模块有两种设计模式:线设计和点设计。针对两种不同的设计模式,在操作应用过程中,就其功能侧重点不同,并结合款式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功能进行操作。点设计系统可以设计许多基本框架结构图或像休闲服一类对外轮廓要求不太严格的板型;对于省道转换设计复杂、外轮廓线调整多的女装时装设计,建议使用线设计系统,关键部位的外轮廓可凭经验和款式要求进行随意调整。
        
           在板型修正设计过程中,调整工具键和屏幕控制键的频繁交换,给操作者带来很多不便。就此,建议软件开发人员多借鉴PHOTOSHOP系统中“键盘功能快捷键”的运用。

           服装工艺设计系统缺乏个性化功能模块和系统文件兼容性

           服装企业购买了不适合自己的系统后,不但影响其效益,而且有可能对潜在的服装工艺设计系统购买者产生不良的影响。由于服装企业市场细分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不同类型的服装企业从设备到设计、样板制作、生产流程管理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区别,对服装工艺设计系统的要求差别也很大,有的企业可能会反复使用系统的某一功能而对另一些功能则完全用不到,有的企业则可能会要求系统具有某一特殊功能。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服装工艺设计系统,绝大部分软件没有针对不同的服装企业做出专业化细分、针对性强的功能模块。日本有一家软件就是针对女装内衣进行开发的服装工艺设计系统,结合女装内衣的生产模式,建立了非常强大的板型库、放码规则库等,大大方便了生产,减少了对纸样设计师的依赖性,提高了纸样设计质量的稳定性,这家软件也成为众多内衣生产厂家的首选应用软件。
        
           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各个服装生产厂家要求有符合自己生产设计加工的专业个性化软件支持生产,同时,更希望服装工艺设计系统输出的数据可直接输入到其它系统和应用软件中,以及服装工艺设计系统能与公司其它软件或系统相协调。许多服装工艺设计系统可以输出国际制衣CAD行业公认的标准AAMA格式的文件,但还是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国际化生产模式。比如,一个订单在美国、香港和广东地区运作,做设计的美国公司、进行贸易的香港公司以及加工制作的广东公司,如果根据自己的环境或资金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软件,那么系统产生的数据文件必须相互可以读取。这种设计生产加工模式需要三家公司都需采用同一家软件,既使其中一家不太适合应用这种软件,也要安装同样的系统,否则就无法接到更多的订单,严重影响了公司发展。

           服装工艺设计系统提倡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个性化系统的同时,在各种接口模式上(如应用程序与系统软件的接口)还需采用并完善格式标准。目前,在服装CAD研究开发的部分国际知名软件公司之间已经达成系统文件相互兼容,形成了良性竞争关系,但大部分服装工艺设计系统的兼容性还有待提高。

           服装工艺设计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有待进一步完善

           软件是一个特殊的产品,它需要使用者和开发商之间保持长久的良好互动关系。一般来说,在系统学习的初期和调试阶段不会出现根本性问题,此时操作者全力了解系统的功能与操作方法。当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时,问题就会产生和发现。此时能否及时从软件开发商那里得到技术支持极为重要。销售商帮助使用者按照系统的要求进行管理,同时建立相应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机制,才能更好的发挥服装工艺设计系统的功能,更大程度的为企业生产发挥作用。
        
           很多服装企业在购置系统后,只要系统可以用于生产,就会忽略软件和设备的使用极限,忘了软件这种产品的特殊性:软件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系统版本必须进行升级和维护,而服装企业常常低估技术支持的作用。这是因为软件开发商在保证软件升级的同时也需要增加购置升级费用,使得购置服装工艺设计系统的投资不是一次性的。系统更新或升级是为了克服早期系统的不稳定性和功能的不完善性。而完善系统功能,是要依靠企业使用者的帮助才能更好的完成。软件开发商和使用者之间彼此相互帮助,让系统在生产企业发挥更大作用,也让系统软件在同行业更具发展实力。
    不同系统的供应商技术支持的质量和费用有较大的差异,选择系统时要注意系统供应商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升级服务,这一点常常会被服装企业所忽略。有的安装了服装工艺设计系统的企业因为没有从供应商那里得到应有的技术支持,导致设备一直闲置在设计室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有些服装CAD软件开发商已将软件升级及维护服务通过网络进行,即快捷又为双方节省了人力和资金。

           价格差异大使企业难选择

           市场上的服装工艺设计价格,从二三千一套到七八万一套不等。价格差异如此之大,其原因何在?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在国内销售的服装工艺设计系统还有待完善,真正功能强大、较成熟的系统还是极少数。
        
           首先,服装工艺设计系统的稳定性与实用品质不同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以排料文件存储为例,很多公司在排板时发现,因为实际面料的折痕处总与其它部位有着一定的色差,在排料操作时,按折痕的面料距离进行排料并存储了文件;如果此时发现面料还有其它有瑕疵的地方,如线结等,通过测量距离避开疵点重新排料,此时这个排料方案就应该还存储在同一个文件名下。否则,一种排料方案一个文件存储名,为查找增加了许多麻烦。这就要求系统具备一个排料文件可保存多种排料方案。
        
           其次,软件销售商在推销过程中,将软件因对象不同而分为教学版本、工业版本和网络版本,价钱也就不同了。甚至为了更好的普及应用软件或占领市场,还出现可操作的低功能模块的学生练习版本。当然版本不同,售后提供的服务范围也就不一样。
        
           第三,服装工艺设计系统是电脑技术应用于服装领域的一个小环节。许多软件开发商的软件是集成制造系统,面向集时装信息、设计、生产制作、供销、广告宣传、企业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的服装集团企业,其提供的软件价格及服务和刚起步的、只具备服装工艺设计模块的开发商所提供的有较大差异。

           人才问题是影响服装工艺设计系统应用和普及的重要因素     再完善的系统、再优质的售后服务,如果没有合适、稳定的专业技术操作人员服务于企业,一切都是空的。当服装企业的服装工艺设计系统运用不顺利时,主要是由于人的因素而产生的,大致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由于服装行业的人才流动十分频繁,企业花重金购买的设备和软件可能成为那些软件操作人员的跳槽资历。当后续操作人员无法接手进行操作设计工作时,最终会导致服装工艺设计系统的瘫痪闲置。 
        
           二、老师傅对于先进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有的甚至排斥应用专业系统,绝大部分设计工作仍然采用手工制板。服装工艺设计系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企业扩大投资的信心。 
        
           三、具有相应软件应用能力及服装专业知识的刚毕业大学生,要么不安心在工厂做事,要么就是制板经验不足。这当然对服装工艺设计系统在企业中使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有的私人企业,老板不派技术人员而是自己亲自出马学习服装工艺设计技术,但老板不一定有足够的时间直接从事生产活动,这就更增加了服装工艺设计闲置的可能性。 
        
           为使软件应用得到人才的保证,软件开发公司通常会与当地的服装院校合作,通过优惠销售学习版本软件供服装专业学生学习和使用,培养软件应用后备人才。软件开发公司虽然以最低价位将系统卖给学院,但是学校的经费毕竟是有限的,很难频繁更换软件和硬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服装院校有很多服装专业设计软件,但不一定是功能最强大的新软件,尤其是学生在使用这些旧版本软件完成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必定会对有一些系统不完善的功能记忆犹新。这对不断更新、升级的软件推广非常不利。

           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服装工艺设计系统对操作应用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自动放码功能模块,就是要求操作者在熟悉系统功能的同时,更要了解服装款式特点、客户所需尺码要求及档差量的分配规律,进而建立放码规则表库文件。当有相同的客户群、类似的款式订单时,操作者可根据已建立的放码规则表由系统自动生成所需要的多号型纸样。因此,拥有服装专业知识、有实践经验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才,才是服装工艺设计系统在企业中能够普及应用的重要因素。而这样的人才,必须从学院中培养得到。因为,软件销售商免费培训企业技术人员的时间不过二周,其目的就是让技术人员能够懂得基本操作即可。在学院,学生不但可以系统学习软件的功能,而且操作的时间是1~2年,期间还可以结合毕业设计或参加相关设计大赛来锻炼自己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

           言而总之,在服装的生产应用中,服装工艺设计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服装企业在应用服装工艺设计技术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了服装工艺设计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和普及,只有服装工艺设计系统的开发、应用、人才培养三方面相结合,相互协调和互助,才是彼此发展和壮大的根本。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