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缝纫技术哪家强?新塘48名缝纫工落针生“花”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名靠手艺吃饭的缝纫工,练就一手的好技艺是革命的本钱。12月24日下午,作为2014年新塘街道职工技术比武最后一项赛事的缝纫技能比拼在华利制衣拉开帷幕。来自街道33家本土服装企业的40名职工纷纷参赛,掀起了一场缝纫工之间的较量。

      “比赛开始……”,随着这一声号令,选手们纷纷启动缝纫机踏板,“嗒嗒声”充满了整个车间。根据比赛规定,每位选手需制作5只开口枕壳和5只信封式枕套,要求针距都为12针/3cm,针脚密度均匀,线头干净整洁。操作完成后,由评委根据速度和质量统一进行评定,分别选出一、二、三等奖。

      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街道各企业的缝纫工精英,现场大家默不作声,暗暗叫劲,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我好紧张啊!”赛前,来自新塘羽绒的缝纫工韩素梅不由地呼了一口气。从老家安徽来到萧山,韩素梅从事缝纫这一行已有4、5个年头了。她告诉记者,做这一行没有什么诀窍,主要就是熟能生巧。“待会开赛别跟我聊天哦,我集中精神,争取拿个第一。”紧张归紧张,韩素梅对自己还是充满信心,特地不忘在赛前嘱咐一声队友。

      谁说缝纫是女人的专属技能?今天的比武赛场上浮现了不少汉子的身影。今年32岁的吴文彬是恒迪寝具的员工,别看他这岁数,人家从事缝纫这一行竟然已有14个年头了,可以说打小是从缝纫机堆里长大的。老将就是老将,吴文彬上手特别地快,布条在他手里就像个听话的孩子,任他行云流水般的摆弄。

      作为“中国羽绒之乡”、“中国羽绒家纺名镇(街)”,缝纫技术比武在新塘的举行显得特别有意义。据不完全统计,街道现有缝纫技术工人近3万名,是新塘羽绒家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缝纫技术操作早已成为新塘本土企业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街道羽绒产业最强的生命线。

      据悉,2014年新塘街道职工技术比武自12月12日开赛以来,前期已进行了消防、烹饪、电工等项目的比拼。“活动旨在为一线职工提供一个学习技术、交流技能的平台,让各企业单位的技能水平和选手们的竞技风采得到展示,希望职工们通过比武,能在提高自身技能上下功夫,得到锻炼。”新塘街道总工会副主席俞叶凤说道。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