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车工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
在生产效率高的车间里,有个明显的特征:工人踩衣车的声音非常紧凑,持续时间长,有时几十台、上百台衣车甚至形成共鸣,非常有气势,望过去衣车仿佛成为工人身体的一部分,动静自如。这其中除了工人熟练以外,重要的原因是组长、IE等对工序、人员和设备进行了合理、细致的搭配、组合。相反,效率低的车间,这种声音肯定是断断续续,其中的奥秘在哪里?
在缝制IE中,有一个重要的手法:人机配合法,简称为“人机法”:IE人员通过对工序分析和改善,使工人、成品、衣车设备三者科学的组合和排布,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稼动率:衣车有效时间的比率,增加衣车走针的有效次数,也就增加了产量),避免设备等人的情况出现,于是就有了上文说的那种人机合一的境界。
一、缝制IE中人机法的目的:
通过首先对工人的动作进行分解,再将动作进行优化分析,从而规范与改善人—机系统,具体作用如下:
1、发掘改善空间、减少等待时间;
2、使工作平衡;
3、减少周期时间;
4、获得最大的衣车、设备利用率;
5、合适的指派人员与机器;
6、决定最合适的方法。
二、人机法的应用范围:
1、一人操作一部机器;
2、一人操作多部机器;
3、数人操作1部机;
4、数人操作多部机;
三、人机作业闲置分析
主要目的在于发掘人员及机器之闲置所在,而设法加以削减改善。此种分析可从三个不同角度探讨:
1、机器闲置;
2、人员闲置;
3、人员与机器配合闲置。
四、人员与机器配置
理论上,人机配合作业之人员数与机器数计算为:
五、缝制IE中人机配合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