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青年企业家沙龙”走进真维斯
“互联网+”从今年两会后成为了热词,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新形态正在形成。这也意味着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与现代制造业产生更进一步的“亲密接触”。这对于传统服装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能够利用互联网的创新驱动,更好满足当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成为了新一轮竞争的关键。
日前,全国首批200家企业通过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真维斯服饰(中国)有限公司以自主研发的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打造O2O全渠道购物模式,成为了为数不多上榜的服装企业。4月17日,“中国服装青年企业家沙龙”走进真维斯广东惠州总部去一探究竟。
本次活动由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王茁带队,波司登总经理高晓东、堡尼集团总裁汪荣泽、名瑞集团总经理蔡中涵、高帮服饰总经理陈速、乔治白服饰董事池也、旭荣集团执行董事黄冠华、小顽皮总经理黄良生、格林集团营销总监吴山强、凯荣服饰董事长徐凯、旭日企业副行政总监杨昌业、晨风集团尹家珏、红领集团总经理张蕴蓝,以及汇泉工业总经理卢文钰、华阳制衣余政侃参加了此次会议。
作为国内校企结合的典范,惠州学院成为了此行第一站。青年企业家们参观了惠州学院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科研成果、历届学生在服装领域取得的各项成就,以及学院与真维斯联合开设的模拟零售店铺,深度感受了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合作达到的共赢模式。特别是在模拟零售店铺里,团队通过研发RFID技术,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示服装信息,并高效完成结账等环节,打造了一个更为方便消费者购物的零售终端环境。
事实上,惠州学院与旭日集团可谓是“联姻”已久。从1988年,惠州学院服装系(西纺广东服装学院)就与旭日集团合作,开启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1998年,双方联合推出了A.O( Administrative Official)培养计划,对大学四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无缝隙对接。据不完全统计,A.O计划为真维斯输送了300多名服装高级管理人才,占公司中国总部人员的25%。
除了服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双方在零售方向、科技研发等众多领域都进行了紧密而有效的合作。
随后,青年企业家一行前往真维斯总部参观,真维斯副总经理刘伟文介绍了旭日集团的发展历程,以及真维斯品牌的整体情况。以“名牌大众化”的经营理念,“物超所值”的市场策略,打造消费者能够买得起的名牌,是真维斯品牌的核心发展理念,基于此,真维斯从1993年在上海开设的国内第一间JESNSWEST专卖店以来,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休闲服饰零售商之一。目前真维斯已于300多个城市开设超过2200间专卖店,2014年的零售额约为40亿元。
而其电子商务也从2009年开始完成了一个跨越式发展,从最初的单店100多万的销售额发展到了2014年的3.1亿元的销售额,仅2014年双11就完成了6070万的销售额。
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与真维斯的信息化建设是分不开的。在真维斯信息技术部了解到,真维斯始终把发展信息化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在标准化作业方面逐步导入和实施标准化的管理流程,遵循ISO9000、ITIL、ISO20000标准。
经过20多年的实践,真维斯信息化组织结构已日趋完善,具有较强的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在产品的设计生产方面,利用零售管理信息化系统,从预算、订货、货品结构分析一目了然。
“每月推出全新适销产品,加上分店铺类别购/配货,全计算机化的配/调/补货管理系统,并避免因断色断码而错失的销售机会。”刘伟文称,在现行的订货制模式下,正是由于服装企业预测不准确才会产生大量库存。“分析数据需要一个维度和标准,才能使信息预测更为准确。”
与此同时,恰逢真维斯2015秋冬订货会正在进行,青年企业家们观看了订货会的整个流程。其后来到真维斯模拟店,体验了真维斯最新推出的好玩互动T,通过产品与游戏相结合,吸引消费者下载APP,不但符合了年轻消费者新奇爱玩的特质,增加了品牌的体验感和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消费者的后续网络消费。
真维斯从生产到零售的不断创新,赢得了在场企业家的啧啧赞叹,而真维斯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也让企业家产生了在信息化方面与真维斯进一步合作的想法。
在第二天召开的“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变革”研讨会中,青年企业家们针对在真维斯的参观情况以及企业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同时给真维斯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大家纷纷表示,真维斯与惠州学院联合办学的模式值得借鉴,在当下形势下,应当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动,无论是在人才培养还是智力支持上,都应该探索更多的校企合作模式。
同时,有不少企业家表示,真维斯研发的ERP系统在当前消费驱动生产的形势下尤为重要,但自己研发无论是成本亦或是技术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真维斯能够利用技术部资源完善系统,成为一个系统提供商,与行业内共享这一成果,将会给其他企业带来很大便利。但杨昌业表示,真维斯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但目前的信息化体系是根据真维斯的发展一步步“量身打造”不断修正而来,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基因”,要想让每个企业能够适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此以外,青年企业家们也针对传统服装企业利用互联网可能创新的方向也做了进一步探讨。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会议最后,王茁会长提出,当前,服装企业必须要不断创新,从生产、销售、内部管理到渠道拓展必须要全面拥抱互联网。“如今,连电器制造商已经跨界准备与服装企业联手打造新一代电器,我们不得不时刻保持创新。”
记者手记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这是韩剧《继承者们》中的一句台词梗。这部讲述韩国“二代”们爱情故事的电视剧,说明了一个事实——“在任何国家,子女接班企业都是一项旷日持久的系统工程”。
而在中国服装企业,目前也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随着创业父辈们的退居幕后,二代或将陆续接班,或已走向前台。在一定程度上说,二代接班人的成长发展将决定着中国服装行业的未来走向。
服装企业的二代接班人大都有着骄人的海外留学背景,与创一代相比,他们有活力,有想法,经过系统的学习,思维也更加缜密和理性,但也正因为他们年轻,在经验和决策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在接班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
而中国服装协会成立的“中国服装青年企业家沙龙”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通过参观与研讨会的形式,一方面,向前辈学习;一方面,与同辈沟通,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获得自身的成长。
正如此次在与真维斯董事长杨勋先生的对话中,他一直遵循佛学中“自觉、觉他、觉满”的道理来发展自身和企业——做企业不能光要效益,更要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想,这也是青年企业家们此行的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