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码外贸稳增长 跨境电商迎新机遇
国务院昨日出台促进外贸稳增长措施,提出坚决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切实改善融资服务等七个方面意见。分析认为,国务院要求积极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跨境电商由此迎来新机遇,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政策加码外贸稳增长
国务院办公厅7月24日发布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提出坚决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切实改善融资服务等七个方面意见。主要内容包括:
一、坚决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深入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涉企收费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对依法合规设立的进出口环节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实施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未列入清单的一律按乱收费查处。加大对取消收费项目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形成外贸企业松绑减负长效机制,防止乱收费问题反弹。增强口岸查验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查验没有问题的免除企业吊装、移位、仓储等费用,此类费用由中央财政负担;对有问题的企业依法加大处罚力度。
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扩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区间。进一步提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便利化水平,扩大结算规模。研究推出更多避险产品,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损失。
三、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及新兴市场开拓的支持力度。实现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应保尽保,进一步简化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第四条指出,加快推进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发展。抓紧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抓紧启动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将江苏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浙江海宁皮革城列入试点范围。制订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15年底前提出进一步扩大相关试点范围和推广外贸新型商业模式的方案,于2016年初开始实施……
跨境电商成出口新增长点
据了解,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于今年3月7日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截至目前,试验区已拥有3个跨境园区,实现了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和进口业务全覆盖。根据规划部署,浙江将在三年内建成覆盖五大洲主要出口国家的60个公共海外仓。对于浙江外贸出口而言,跨境B2B出口模式将成为出口的新增长点。
日前,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正式启动全国首单跨境电子商务B2B出口业务。杭州海关电商办副主任孙华伟介绍,本次出口的几批货物在杭州富阳东洲码头同时发往企业在美、德、英、澳的企业海外仓,标志着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模式从此前的B2C模式向B2B大货模式延伸。
在新模式下,只需在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单一窗口”平台完成企业备案获取备案编号,同时通过平台提交“电子报文”即可完成出口申报手续,可缩短通关时间近30%。未来通过该平台,还可帮助企业完成通关、征退税、结汇等一系列工作。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6.43万亿元,跨境电商渗透率达到14.2%。易观国际[微博]近日发布《2015年中国跨境进口电商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良好。报告显示,2014年海淘商品类除母婴产品与化妆品需求稳定外,服饰鞋包、奢侈品等非标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服饰和鞋包已跃居品类排名第一位。同时,一批对于特殊品类(仅在国外出售的商品)的追随者进入海淘大军,跨境电商品类扩展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