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泉州民营企业家眼中的“十三五”:借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当传统企业遇见智能制造时,会迸出怎样的“火花”,产生多大的能量?泉州不少民营企业给出了答案,而这样的能量迸发还将在十三五期间得到延续。

           2013年11月,泉州市在福建省率先启动实施了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而后,泉州又被确定为《中国制造2015》地方试点和中国工程院“数控一代”应用示范地区,并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支持。

           作为福建民营经济大市、传统制造业强市,泉州在经济增速趋缓、劳工成本持续上升的形势倒逼下发力数控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向智造名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记者从泉州市经信委了解到,为了加快推进“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泉州市、县两级财政每年筹集上亿元专项资金,叠加省上的扶持,在项目研发、首台套开发、成果转化、市场推广应用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企业年度最高补助资金总额可达1000万元。三年来,仅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数控采购补贴一项,泉州的投入就超过1.2亿元。

           位于泉州西湖之畔的“泉州制造2025”展示中心,各类“泉州造”本地数控智能机器人产品琳琅满目,运用领域涵盖了食品、鞋服、轻纺、陶瓷、卫浴等20多个行业。

           泉州知名鞋企特步(中国)有限公司使用黑金刚(福建)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0台智能标记印线机和1条柔性制鞋生产线,价格仅为国外同类设备的三成,生产成本节省了三分之一,生产效率比人工印线提高了40%,费用降低了20%,每条生产线可减少8-10个喷胶熟练工,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建设的化纤数字自动化全自动智能生产车间,提升了熔体直纺涤纶长丝产品品质,缩短了开发周期,投入后减少工人210名,节省了50%的周转丝车。公司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1.2亿元,年新增利润1300万元、年新增税收800万元。

           福建省晋江华宇织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投入使用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后,对布匹多品种、各类型疵点进行生产实时监控检测,平均每20台经编机仅需一名工人,将管理织机效率提升10倍以上,基本实现无人管理车间,预计每年可增加利税1000万元。
    泉州,这个工业产值过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096家的制造业大市,正在借助科技的力量,让企业重新焕发新的生机,民营经济有望再一次腾飞。

           “前不久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将智能制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在实施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泉州制造2025’制造强市战略、提高高新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等方面释放增长新动能。”泉州市科技局局长颜志煌表示,下一步将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开发应用数控和智能制造技术,向社会公开征集“数控一代”和智能制造重大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加大“数控一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