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缝机的日常使用与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绷缝机的日常使用与维修绷缝机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
花针:
1、直机针太低使直机针线圈形成太大,使线圈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按直机针高度定位标准重新定位;
2、针板舌头太狭,使直针线圈容易产生拼拢,更换新针板;
3、弯针下面太狭,且呈圆形,也容易使直针线圈在弯针上不能各自分开,使线圈相互交织在一起而产生花针,更换新弯针;
4、直机针与弯针配合不良,按标准调整机针与弯针配合位置.
断针:
1、压脚压力太小,送布不良而断针,适当增加压脚压力,使送布正常;
2、弯针与直机针相碰,按标准调整弯针与直机针的配合位置;
3、绷针与直机针相碰,按标准调整绷针与直机针的配合位置;
4、直机针与护针杆配合不当,按标准调整机针与护针杆的配合;
5、弯针尖圆秃,更换新弯针;
6、针杆和针杆套筒磨损太大,使针杆与针杆套筒配合松动,更换针杆和针杆套筒;
7、针板上的针眼太小,更新大针眼针板或换小号机针;
8、机件松动较大,检查钩线机构各机件之间的配合和磨损情况,按标准调整配尺寸,磨损严重机件更换
断线:
1、穿线方法不正确,按照“穿线图”重新穿线;
2、机针安装不正确,重新安装机针,使针槽正对操作者;
3、机针针眼及针槽不光滑,更换新机针;
4、缝线张力太大,适当调整缝线张力;
5、缝线质量太差,改用较好的缝线;
6、缝线比针眼粗,换用适中的缝线或机针;
7、机针、弯针、针板、压脚舌、过线孔等过线孔有毛刺或刮伤现象,用油石或细砂纸重新打磨,也可更换刮伤机件;
8、机针与弯针、绷针配合不当,按机针与弯针、绷针的配合标准重新调整
针洞:
1、直机针针尖钝或发毛,更换机针;
2、与缝料比较,机针太粗,改用较粗的机针;
3、针板眼太小或起边角,把针板眼修圆
缝料起皱:
1、差动送料比率不当,适当调整差动送料比率;
2、送布牙高低,前后位置不当,按标准重新调整送布牙高低,前后位置;
3、缝线张力过大,适当调整缝线张力;
4、压脚压力太大或太小,适当调整压脚压力;
5、小压脚失去上下灵活运动,大小压脚之间嵌入缝线或生锈,清除大小压脚之间异物,生锈外除锈或更换锈压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