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孙瑞哲:五大目标明确服装业前行方向

           随着中央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建议的发布,正在编制中的《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十三五”期间行业的定位将如何调整?未来的目标和着力点将体现在哪些方面?行业将如何展开实践?为解答这些行业关注度高的问题,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就此进行了解答。

           三大定位:处理好三个关系

           在“十三五”规划中,纺织工业的定位将有所调整,含义更加丰富多元。

           孙瑞哲介绍,开展“十三五”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以来,关于在新时期如何对行业进行新的定位作为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根据世情和国情,在相当长时期内,纺织工业作为我国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的地位不会变,基于比较成本层面的国际竞争优势正在进一步转换为产业链层面的国际化新优势。这体现了我国纺织工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的新特点,面向创造供求和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纺织工业要突出体现科技和时尚融合、终端消费多元化拉动,还要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纺织工业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纺织“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一个与过去有所调整的行业定位表述: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衣着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内需增长、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孙瑞哲继续指出,在新的定位下,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三大关系需要改善。

           第一是产业与社会的关系。产业要想发展,首先要解决好产业同社会的关系问题。纺织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这个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柱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另外纺织产业还是重要的民生产业,特别是在目前的城镇化过程之中,纺织产业还肩负着吸纳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任务。

           第二是产业与生态的关系。目前环境保护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之相关的行业标准在逐步提升,相关的政策逐渐对产业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如果产业忽视对生态的保护,没有改善好同生态的关系,那么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

           第三是产业与消费的关系。纺织服装业已经跨越了制造产品的层面,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大部分是面对最终消费者,肩负着改善消费者的生活,甚至是引领生活方式的责任。

           五大目标:明确前行方向

           在全新的定位下,行业“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将有什么变化?对此,孙瑞哲指出,纺织“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体系包括行业增长、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绿色发展等几个方面。

           其中,行业增长目标包括工业增加值、出口总额、纤维加工总量三个指标,分别为:保持合理增长,保持稳定的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和世界平均增速基本同步的水平;继续体现行业对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保出口稳就业的贡献作用,以及重点提升纺织产品质量和效益的规划思路。

           结构调整目标包括: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费量的比重,其中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费量占比达到1/3;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体现产业升级的成效;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科技创新目标考虑使用规模以上企业或大中型企业研发收入投入强度、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速和重点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数等指标。

           品牌创建目标的设定目前并无国家宏观规划以及现有指标体系作为参考,因此计划采用既反映纺织行业品牌发展目标又能得到较广泛认同的指标,初步设定社会责任建设及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运用作为参考目标。

           绿色发展目标既包括节能减排方面的约束性指标,也包括具有纺织行业特色的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指标。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