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缝制机械行业转型升级呈现新格局

           2015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在逆境中迸发出全新的精神面貌,企业纷纷迎难而上,通过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资源整合,积极孕育增长新动力,行业转型升级成效不断显现。

           智能转型成效显著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引导下,行业企业抓住智能控制、云平台、互联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深入践行智能化创新引领战略,加快智能转型。
    产品方面,一是以伺服直驱和电脑控制技术加快传统工业缝制设备的智能化升级,2015年电控产品占工业机总量的比重由58%提升到65%。二是以自动模板机、自动贴袋机等为代表的各类缝制单元设备产业化进程加快,产销同比增长超过30%。三是机器人、机械手在缝制设备上得到较快应用,提高了设备智能化水平。

           在制造和管理方面,企业纷纷上马智能化、自动化加工设备,如杰克全自动精工复合线加工缝纫机机壳和底板,振盛的弯针连杆自动化加工工艺,中捷、富山等引入机械手进行机壳喷涂,大豪推出智能工厂网络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

           行业步入创新爆发期

           2015年,由于产品价格和利润大幅缩水,企业纷纷转向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增强创新能力,研发高附加值和差异化新产品,走上了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据协会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行业骨干企业平均科研投入约占销售总额的4.76%,同比增长21%;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由上年的约13.8%提升到目前的14.9%左右;行业全年新申请发明专利605项,同比增长27.9%。行业步入创新成果爆发期,一大批具有明显创新和差异化的新产品涌现,激发和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大大促进了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

           行业整合加速推进

           在经济持续下行、产能过剩的行业增速转轨期,行业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资源整合日趋活跃,在实现互相抱团取暖,提升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推动了行业发展格局的调整。如,上工申贝与汇宝建立战略合作,加快中高端厚料机国产化;美机收购翰德利,填补在缝制单元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空白;上海威士与日本重机、江苏祥泰和日本兄弟的战略合作,实现了中外企业在技术、产品和市场层面的强强联合;标准、顺发进行知识产权有偿使用,开启了行业专利资源共享新时代。

           差异化推动发展模式转型

           随着行业产能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企业纷纷寻求差异化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大企业找准战略定位,杰克率先在行业中建立网上设备租赁平台,探索和创新设备营销新模式;中捷坚守品质,不断聚焦智能模板机、智能罗拉车等高附加值产品;富山坚持走高端产品路线,主打智能包缝等产品;舒普加强个性化研发,快速向智能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转变。中小型特色企业如力佳、鸿立、翔科等,则纷纷在产品品质、功能、用途上进行差异化创新,回避与大企业的硬碰硬竞争,以专精特在市场上取胜。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