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发布 缝制行业需加快智能化发展步伐

           据相关数据统计,去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4万台,同比增长8%。其中,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超过6.6万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地位。但是,按机器人密度来看,即每万名员工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我国不足30台,远低于全球约为50多台的平均水平。

           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21.7%。2016年机器人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同比增长19.9%。此外,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生产销售达22257台,同比增长31.3%。国产自主品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正式发布,为未来五年机器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缝制设备行业紧跟经济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一直着力发展机电一体化,融合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自动化智能技术。

           不仅是国家政策积极引导与支持,下游企业的需求也十分迫切,数据显示我国“机器人”市场的潜力仍然非常巨大。因此缝制设备行业在“机器人”产品的研发上,应该加快脚步,提高在智能化、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实力,加强我国缝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缝制机械行业紧抓机电一体化、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机遇,相关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不断取得突破,为迫切希望实现“机器换人”的下游企业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从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中国制造”的自动模板缝纫机、自动充绒机、自动模板开袋机、智能绗缝机等产品,已成功进入国内一线品牌的生产线,并且这一趋势正在不断加速。

           当前,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引入,中国缝企已经走在了全球的前列,具备了未来在技术与品质层面实现领先的可能性。智能化“机器人”产品已经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以期加速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

           本文为中国缝制设备网(www.sewworld.com)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