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蝴蝶重新飞入寻常百姓家
“蝴蝶牌”家用缝纫机曾经是凭票供应的大三件之一,也是老上海人嫁女儿必备的嫁妆,盖板翻起来是台缝纫机,合起来就是写字台。在那个衣服基本靠自己做的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它的身影。随着风俗观念的改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蝴蝶牌”缝纫机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到2014年,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出访斯里兰卡,将其作为国礼时,人们才知道它还存在着。这些年来,“蝴蝶”在忙些什么呢?它们又是如何在困境中求生存的呢?
借助“互联网+”进行创新
2001年,“蝴蝶牌”被上工申贝收购,之后十年,蝴蝶维持着基本量产,其产品主要面向非洲市场。随着布艺缝纫的重新流行,“蝴蝶”开始调整产业结构,研发出能缝多种针线样式、甚至可以绣花的多功能家用机,借此又重新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老品牌要驰骋世界还任重道远。放眼全球,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的市场大多数被欧美和日本品牌占领,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很低,为了拓宽销售渠道,“蝴蝶牌”也在千方百计地借助“互联网+”进行创新。
“因为多功能家用机是要卖到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去的,所以我们想把未来所有进入家庭最方便的销售渠道都布局起来。目前已经布局好的,是包括天猫、京东、一号店、当当网在内的所有的大电商平台和腾讯微商平台以及APP电子商务平台。”上工蝴蝶的总经理周勇强向本刊记者介绍。在“互联网+”经营理念的推动下,上工蝴蝶用心改变家用缝纫机的传统销售模式,使“蝴蝶牌”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真正融入互联网,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在“天猫”、“京东”、“1号店”、“苏宁易购”、“当当网”等多个电商平台建立直营旗舰店;入驻“工行融易购”项目以及“腾讯公司”全新开发的电商平台“微信商城”;夺得“缝纫网”商用APP终生权。除此之外,上工蝴蝶还推出了“互联网+实体分销”的行业创新销售理念,尝试在各类城市开设“蝴蝶”品牌产品体验店100多家,实现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新型营销模式。在扩大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增强品牌宣传力度,更重要的是,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专业、更优质、更便捷的购物体验。
网上销售,成为传播“蝴蝶”文化的窗口,拉近了与布艺爱好者的距离,传播了丰富的布艺理念,增强了与客户之间的黏性,架起了与客户互通的一座桥梁。从发展形势来看,网上销售的模式是受年轻人喜爱的,也是未来销售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实体分销”将是家用多功能缝纫机市场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用缝艺文化开拓市场空间
2011年开始,上工蝴蝶实施家用机战略初期,“蝴蝶牌”多功能缝纫机的销售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最畅销的机种是以JH8190为代表的基础型多功能家用机,消费者购买缝纫机大都是为了满足传统的缝纫工具之需要。2014年,销售势头大好的“蝴蝶”对消费者做了一个调查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当年家用机的消费者多居住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并且开始呈现年轻化态势,男女各占一半,大部分的男士购买缝纫机是用来送给女士使用。
“二十年前,老百姓购买家用缝纫机是基于生活需要,家用机是一种劳动工具;而现在,老百姓购买家用缝纫机主要是玩布艺,家用机已经演变成一种休闲娱乐工具了。”周勇强说,“但是家用机的销售毕竟在中国市场已经停滞了二十年,中国的布艺市场也是近一两年才刚刚有点起色,所以推广起来并不容易,还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刚开始,上工申贝拿到“蝴蝶”品牌之后,无论怎么宣传和推广,最终都宣告失败,可是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向前发展和美日韩缝艺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布艺。虽然目前玩布艺的人仍然是极少部分,但未来的发展空间是不可估量的。“2014年公司尝试通过电视购物的形式进行家用机推广,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从8月到12月家用机一度供不应求。但我们还需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市场对家用机的需求仍是刚刚起步,市场的培育还需三到五年的时间,我们非常看好家用机未来的发展。”周勇强接着说。
为了彻底颠覆消费者对家用缝纫机的固有消费观念,上工蝴蝶坚持以创新“蝴蝶”缝纫文化作为突破口,聚焦“蝴蝶牌”家用多功能机,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改变过去缝纫机只用以制衣的传统观念,培养、引导大众的缝纫休闲兴趣将其塑造成一个休闲、娱乐和爱好的工具。据了解,“蝴蝶”品牌新型多功能家用缝纫机正在通过“蝴蝶”缝纫吧、“蝴蝶”布艺创意工作室,通过进社区、进高校开展缝纫机、布艺培训,通过各种拼布大赛,培育和引导缝纫文化,而充满个性化、美观大方的布艺作品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缝友”。仅去年一年中,开办各类拼布缝纫创意培训143余场次,近1734人参加培训。安定的生活环境为拼布的流行和传播,带来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蝴蝶品牌新型多功能家用缝纫机销售正在由基础型产品向中高端产品升级。JH5000系列多功能家用机、JD2000系列电子款家用多功能缝纫机、具有自动剪线和391种装饰线迹的JD2340QB电脑拼布专用缝纫机、功能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JX350L家用电脑多功能缝绣一体机等产品受到市场青睐,中高端家用多功能机销量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