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工匠精神融合创新理念 西樵纺织业华丽转身

            作为全球纺织服装行业盛事,2016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今年花落西樵。这个中国面料名镇再一次跃上时尚舞台。从拉开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大幕,到历经时代更迭与技术革新,现代化设备覆盖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西樵纺织产业正拨开过往的帷幕,用工匠精神和创新理念华丽转身。

      高端机械覆盖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近代纺织工业发源地,1873年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先驱、民族资本家陈启沅在家乡西樵创办中国首家机械化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开启西樵近代纺织新一页,也拉开了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序幕。

      20世纪80年代,西樵已形成“千家厂、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的产销规模。几经优胜劣汰,全镇目前拥有纺织服装企业863家(包括纱线、面料、印染及其他配套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4家,从业人员约5.8万人。

      西樵镇走上了一条政府引导扶持、技术创新推广、市场培育引领、产业集聚带动之路。西樵镇镇长关海权坦言,纺织产业进步离不开技改的重要助力。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5年,西樵整个纺织产业技改投入达到22.4亿元。以2015年为例,全镇纺织设备约3万多台,其中进口设备约占30%,高档设备约占45%,远高于全国23%的平均水平,拥有年产各种纺织面料26亿米的生产能力。

      在加强面料织造的基础上,引入了原料、机构、服装、家纺、物流等上下游产业环节,形成一条龙产业链。西樵纺织的平台+市场+基地的产业规模已经成形,成为全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并涌现出致兴、黛富妮等一批知名纺织企业。

      目前,西樵的面料生产销售以衬衫面料、装饰布、牛仔布为主,产品品种多样化。据统计,西樵纺织品销售量占国内同类产品比重9%。

      西樵面料正加快“走出去”战略的步伐,通过大力推进展贸业,提升“西樵面料”的区域品牌价值;举办博览会,鼓励企业抱团参展;搭建生产商和采购团交流对接平台等多项措施强化品牌建设。

      以研发创新突围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随着“互联网+”的浪潮开始拍打西樵纺织产业,西樵纺织企业的神经被触动了,质量和创新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在西樵纺织产业基地的80家企业中,60%从事着纺织业相关产业,其中三分之一组建了自主研发团队。

      在传统纺织服装业遭遇瓶颈的当下,位于该基地的佛山市致兴纺织服装有限公司的“四面弹”牛仔面料却斩获了国际知名牛仔品牌美国鹰牌单品300万码面料的订单。明星产品的推陈出新,正在为传统制造业争取着新空间。

      致兴去年底正式推出“四面弹”面料,其研发早在2012年便启动。数十人的研发团队严格把关,让原料达到最佳配比。

      “每种新产品的研发从一开始就要与配比参数做斗争。”致兴开发部经理陶小成介绍,弹力牛仔裤通常只能朝水平方向拉伸,垂直方向也能灵活拉伸的牛仔裤很少见。国内在这块技术上一直存在空白,现在由西樵致兴纺织填补了。

      “‘四面弹’的水平拉伸度有80%,垂直拉伸度50%,而国内牛仔面料一般纵向伸长度有20%已属难得。”陶小成说。

      产品面世的背后是工匠一样的精神。据陶小成介绍,试验失败的结果就是和原料供应商协商改良纤维、纱线的性能,然后无数次地变换原材料配比、合成方法,观察成品效果。为了研发成功,陶小成团队早期合成并试验生产出的布料多达十几万码。“保守估计,这些布匹相当于10万条牛仔裤。”陶小成说。

      在大数据时代,除了对质量和创新有所追求,西樵纺织业也将数据分析应用到生产营销中。在佛山市湘隆纺织有限公司,近一两年来,开始针对运动装、休闲装等多个不同服装受众进行分析。“我们在做人群分析基础上,推出适应他们需求和爱好的产品,做企划销售方案。”该公司销售经理唐胜利说。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