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全国50家重点企业服装零售额下降,扭转困境尚需时日
受消费持续下行的因素影响,延续至今的消费需求低迷也影响假日消费,且临近电商促销时点,零售业态受到较大冲击,二季报服装内需市场的表现或不容乐观。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统计,2016年5月份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4.1%,增速相比上月回落7.0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4.5个百分点。其中服装类零售额同比下降4.9%,增速低于上年同期9.1个百分点。
此间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年起,传统服装零售行业开始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一方面,终端消费低迷、持续的反腐、电商分流使得零售业需求低迷、收入急剧下滑;另一方面,由于传统零售本身的缺陷,零售上市公司面临效率业绩差的困境,如中间环节过多导效率低下、高企的租金和人力成本、百货的二房东模式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服装行业利润率较低。
长江证券研究员雷玉认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纺织品服装的必需消费品属性逐步减弱、可选消费者的属性愈发明显,价格波动对于消费者需求的影响越明显,因此价格波动对于消费时机的影响逐步增强(例如:打折促销有利于促成提前消费行为)。
记者此间也了解到,随着去库存化的完成以及电商平台寡头垄断导致引流成本高企,以服装为代表的生活用品网上零售额增速下行传统电商亟待变革。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4月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为55.9%,较同期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存在超过30个百分点的增速差(非实物商品零售额=虚拟商品零售额+服务商品零售额);同时,虽然服装类商品网上销售增速更高,但增速差快速收窄的趋势不容忽视。
雷玉认为,降本增效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服装行业亟需做好的一个重要工作,这是因为一方面是基于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损耗;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将非核心业务转移到企业之外,通过更恰当的要素配置实现产业链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多位服装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普遍认为,受消费持续下行的因素影响,延续至今的消费需求低迷也影响假日消费,且临近电商促销时点,零售业态受到较大冲击,二季报服装内需市场的表现或不容乐观。
雷玉表示,服装行业依旧需要在当下这样一个高成本、微利润的时期做好降本增效的工作,这是因为一方面是基于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损耗;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将非核心业务转移到企业之外,通过更恰当的要素配置实现产业链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未来服装行业也只有打通产业链上的各个流程、使供应商配合生产,才能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反应、实现价值的高效传导,进而在消费不景气的时期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