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供需不适配、品牌粘性弱,纺织业如何破解创牌难?

           当前,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核心的“三品”战略的实施,已成为近时期乃至未来几年我国纺织行业转型提升的重要内容。自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以来,近期纺织行业也在围绕实施三品战略的具体举措和实施思路,在即将发布的纺织行业“十三五”规划内容中做最后的调整。

           品牌是承载产品品种与品质综合呈现的载体,也是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认知中最具有辨识度的方式。纺织行业在“三品”战略中将如何实施品牌发展的规划?如何通过提升品牌,加强消费者对我国纺织服装品牌的忠诚度和消费粘性?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兆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品牌工作的提升,当前重要的是解决供需不适配和品牌粘性弱的问题,其中,抓好产品和渠道是两个最主要的方面。

           1、扭转供需不适配的局面

           杨兆华指出,在衣着消费和家纺产品消费方面,纺织业经过了长期的市场化发展,已经历了从物质短缺、供不应求的阶段,发展到现在的市场供应充足甚至供大于求的阶段。在国内大中城市,居民消费基本达到了初步的小康水平。多年的发展使我国服装行业诞生了一大批品牌,在国内已经形成比较好的氛围,但其中的薄弱环节是缺乏国际化大品牌,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整体不高,只有羽绒服市场上的波司登等少数品牌在细分市场占有较高的份额。

           在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纺织最终应用领域中,服装和家纺产品都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品牌对消费的作用力和吸引力也最为突出。目前,纺织行业存在结构性、阶段性的产能过剩,具体反映在市场大量供应的商品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而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企业又不能够完全满足。要扭转这种局面,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以此拉动产业提升。

           国内“二孩”政策的实施,给婴童服装和家纺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契机。据测算,我国每年将增加500万~600万新生儿,年新增人口达2000万。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由此带来的国内婴童消费将进一步升级,2017年的童装市场容量将达到2500亿元左右。

           杨兆华表示,现在国内家庭对母婴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重视程度很高,加强这一领域高品质产品的供应,对行业企业来说都是很大的发展机遇。再例如,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使消费者对智能服装、智能家纺等智能型产品的关注持续升温,企业如能在这方面给予足够重视,就能抓住这一轮的发展机遇。通过减少无效供给和过剩供给,提高满足有效需求的产品研发,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市场供需不适配的局面。

           2、破解品牌粘性弱的难题

           由于创新力量不足、力度不够,当前,国内纺织服装市场上品牌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消费行为的取向很大程度取决于市场促销的打折力度,反映出国内纺织品服装品牌对消费者的粘性不够,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不高的问题。

           杨兆华说,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市场洗牌后生存下来的企业,现在普遍都很重视研发,特别是在新品研发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强调,“增品种”首先要从消费需求出发,全面透彻地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研究。只有将全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力量形成一股合力,有针对性地加快供给侧改革,提升软实力,才能逐渐改善和解决供需矛盾,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增强品牌的吸引力。

           据悉,中纺联与工信部将在行业内共同开展品牌培育和品牌价值评估工作,着力培养一大批品牌企业,通过引导企业创品牌,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品牌的市场定位不同,企业要能够清晰描绘和定位自己的客户端,更加精准地开发和生产产品,以解决市场同质化、品牌粘度不高、影响力不够和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

           此外,还要加大培育一批区域品牌,把区域品牌和地域特色产品紧密结合起来,让产品具有鲜明的地理标志和特点,以此为核心推动中小企业品牌的孵化工作。让叠石桥的家纺、石狮的休闲装等一批区域品牌,在消费者中有更响亮的知名度。

           3、找准渠道创新的路径

           对服装和家纺产品的终端销售来说,渠道的变化现在更加多样和迅速。传统渠道环节成本高,比如进店费、租金、保底、装修等费用;网上渠道成本也同样很高,比如流量成本,以及存在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对服装和家纺等终端产品来说,如何选择好渠道,平衡好线上线下关系?品牌在今后的发展中,渠道到底该怎么做?很多企业感到迷茫。

           渠道的选择和创新成为普遍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

           对此,杨兆华指出,从以前的百货、商场、超市等传统渠道,发展到加盟专卖店、品牌集合店、奥特莱斯、社区专卖店、网上销售,再到现在的品牌网红、微商的出现等等,对传统渠道的创新形成了新的冲击,大家也都在纷纷尝试和摸索中。归根结底,渠道的选择也要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决定,比如生活方式馆、社区店等新兴的模式,这些都是与消费者诉求更加紧密结合的体现。

           4、联合全产业链力量提升品牌

           在采访中杨兆华提到,品牌的提升是一项大工程,而不是单一的某个环节做出改进就能解决的问题。

           为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作为落实三品战略的职能部门,将充分发挥枢纽的作用,集中全行业上下游各环节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品牌工作的提升。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继续开展品牌培育工作。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开展品牌企业数据调查工作,对“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扩大《纺织行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通用要求》行业标准的宣贯实施范围,组织企业开展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开展品牌专业人才培训,提升关键环节能力建设;继续推动纺织行业区域品牌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组织试点地区参加工信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工作。

           二是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工作。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指导下,会同专业协会和有关部门,依据《品牌价值评价纺织服装、鞋、帽业》国家标准,组织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发布中国纺织服装品牌价值榜单。

           三是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纺织服装创意产业园区联盟,开展纺织服装创意产业园区试点示范工作,推动园区间交流合作。

           四是组织纺织行业上下游品牌企业对接合作,以及跨界学习交流活动,推动资源整合,分享成功经验。

           五是品牌宣传推广工作。依托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网和专业媒体,加强对重点培育品牌企业和区域品牌地区的宣传推广,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

           六是加强品牌基础研究,编制发布2016年中国纺织行业品牌发展报告,总结提炼品牌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深度剖析典型经验案例,引导行业品牌建设。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